第75章 竟然收我车费!(3/4)
百万元,这只是在十家阀门厂委托代工的保守数据,随着合作的阀门厂越来越多,订单额不止三百万这个数。
从这个月开始,公司开通食堂,招了一个在饭店做过主厨的厨师,吃过几顿,感觉不错就同意留了下来,再另招一个阿姨当帮厨,洗菜洗碗和打扫卫生。
沐阳最近在思考用人的问题。
当上老板后,一直会有这样的想法。
几年后,媒体都在说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呢?
作为老板,他目前已经发现了这一个问题,比较关注这个社会现象。
过去十几年来,华国制造业取得了许多成就,确实离不开民间制造力量。
但说句实话,很多工厂老板本身并不怎么懂经营,只是乘着时代红利才做起来。
沐阳的想法与老一辈的创业者不一样,再过几年,创业更难,思想也必须改变。
正常一家工厂,五险一金齐全,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有双休,法定节假日准时放假,超时给足加班费,开出的薪资不说有多高,至少能达到行业标准水平。
如果以这样的条件招不到人,吐槽“用工荒”没有问题。
可现实中喊着“用工荒”的工厂,开出的条件又是什么?
以去年某些行业为例:工人每天必须工作12小时以上,每月双休(只放两天假),甚至无假,薪资水平在1200-2000元,没有五险一金,也没有加班费……如果包吃包住,工资还要减一点。
条件如此恶劣,导致入职率低,离职率高居不下,入不敷出,这不叫用工荒,应该叫工人的“正向选择”。
这种“正向选择”出现在许多小工厂里,它们一边抱怨用工荒,一边又不肯开出高条件吸引年轻人,左右为难。
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不认为“工资低”是招工难的重要因素?
因为过去十几年来,大部分私人的小作坊工厂,都没有真正尝过招工难的苦。
巅峰红利时期,招聘告示只要往工厂门口一贴,就算月薪不足两千,就算没加班费,得三班倒,只要包吃包住,就有一大堆年轻男女抢着干,像菜市场买菜一般任人挑拣。
也许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