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小笔 “不过如此。”(3/7)
话,去了后厨端了碗汤出来,“要不是给这两位郎君让我起了火,这热汤是没有的。我也不要您那粟壳,赶紧喝了走吧。”
“谢谢,谢谢。”中年人小心让到一边,将碗里的热汤喝了。
女娘也不再多话,只站在店门前守着冷清的食肆。
在店里吃完了饭的二人提起行囊走出来,只看见一队官兵匆匆走过,比路上的行人还多。
“郎君,咱们再往哪去呀?”
“慈惠坊。”
两人还没走出南市,突然被人拦下,拦路的穿了烂麻衣,留着山羊胡,正是刚刚去食肆讨汤水喝的中年人。
“两位可是北边来的?可要黎国的兑票?”
穿着裘衣的郎君没说话,身侧的小少年皱着眉头:“黎国的兑票你去黎国卖,怎么在洛阳城里找我们刚来洛阳的?”
中年人缩了下肩膀,退到不起眼出,赔笑道:“回小郎君的话,商路断了,洛阳城里大商户走了,能跑的也都跑了,我这空有兑票也只能困守洛阳,两位一看就知道是从旁处来的,一共价值三贯的兑票,两位若是想要,换、换同光钱,乾宁钱一贯又八百文,要是双圣钱、安民钱,一贯五百文也可。”
所谓兑票就是黎国财、商两部与生意遍布大江南北的林氏杂货一同担保出的钱票,百姓想要出门做生意,只要将钱存在林氏,便可带着兑票上路,到了旁处就能取出同等的钱,林氏还接货物质押的买卖,将东西押在他们那,按照年限、息费不同,也可以获得兑票。
三年前黎国就发过铜钱,叫做“安民钱”,用铜与从前的同光通宝、乾元通宝相当,在定远军立刀之地,也不禁各国的铜钱,因此,黎国财部为林氏兜底作保,让各国豪强惊惧之余也便宜了各处的商人,现下各处战乱频仍,粮价飞涨,“兑票”却和“安民钱”一样坚挺,所到之处皆受人追捧。
价值三贯的兑票指的是价值三贯安民钱,在如今百业凋敝的洛阳更是一笔巨款
——至少有人愿意用上百斤刚刚那指甲大小的“天佑通宝”来换这一张兑票。
从层层衣服立时收了回去。
看着确实是一张五百文的兑票。
“不必了。”挎着刀的俊美男子牵着马继续往前走。
那男人也不纠缠,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