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修坟(2/4)
的是吃桌上的贡品,每样一点点,装满一坛,随同骨灰埋葬,据说逝者可以吃三年。
翠奶奶跪在墓室边,眼里流着泪,口中喃喃低语:“姐姐,姐夫下去陪你了,他这一辈子都没结婚,就守着你呢,老了也是跟你葬在一起,你等了他四十多年不愧。你们在下面好好地过吧,我的姐姐呀……”
“填土……”总管看时间到了,又是大吼一声,黄土倾泻而下,刹时队伍里哭声一片,孝子贤孙们悲痛欲绝;人群外花圈纸活儿纸钱纸元宝点燃,火光腾空而起,直冲云霄;坟圈外鞭炮齐鸣,二踢脚如同连发的机关炮,天空中一片硝烟;唢呐声响起,婉转凄凉,悲彻原野。
二十几分钟后墓室填满,坟包鼓起,总管口中念念有词,拎着水壶围绕坟包左三圈右三圈的洒水,然后让大家组队嗑拜,仪式完成。
众孝子把“哭丧棒”扔进火堆,脱掉身上的孝衣,团成一团,夹在腋下,三五的结伴下山。
回到李前进旧宅,大门外放着一盆水,水里横着一把菜刀。从山上回来的人排队在水盆里象征性的洗一下手,再给菜刀翻个身,就可以各自回家了。
程序走完了,但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扫尾。
李焱礼送远路的亲朋,李恺则酬谢帮忙的好友,并安排人结账。
“大”老板王启发是大头儿,骨灰盒、纸活儿、灶具、吹鼓手等等都是他帮忙操办的,甚至五个主厨里有两个也是他带来的。按照说好的费用所有项目加起来一共两千一百二十块钱,王启发就要了个整数,两千块。李恺痛快的给了钱,又给他车上装了一箱十二瓶的“汾酒”和一条“石林”,烟酒好不好的就是个意思,以后难免还会有交集,不能让人家小瞧了,何况这里面还有张庆昌的面子呢。张庆昌的车上李恺同样装了一箱“汾酒”和一条“石林”。
李怀带人将桌椅什么的给原主送了回去,把费用结算清楚,顺便带去一大盆“折箩”,这是规矩。
其他馒头款、烟酒款、鞭炮款什么的,李悰也去结算了。这些东西都是在村里商店赊购的,先放下一半费用,完事后再多退少补。剩的馒头已经让大家分了,烟酒鞭炮“圆三”、“三七”、“五七”、“七七”、“百日”还都要用到,所以都没退,全款结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