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三章合一(2/13)
还有谁七岁都不会说话的吗?
只听安廷叹了一句:“家祖母早年守寡,因此十分重规矩,我姐姐七岁前从未下阁楼,一直在祖母膝下尽孝,但我爹娘只有我姐姐一个女儿,祖母虽是一心为了家姐好,但我娘从小在程家受闺训长大,从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于是亲自从浔阳接回姐姐。”
虽然安廷嘴里处处都是家祖母如何,母亲如何,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但程晏听出安廷的话语了,顾老太太和顾夫人不合,那老太太把女儿都快养废了,顾夫人受不了亲自接女儿回来。那个点应该在妙娘七岁的时候,那就不可能和林寒哲有什么瓜葛了?
是了,他真是昏了头了。
程氏和婆婆不合,怎么可能会让顾妙娘再嫁到浔阳老家,更何况林寒哲当年还只是个贫寒的农家子,那时他才十岁,还在偏乡之地住着,程氏是昏了头才会许下这等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
但这样的话只是他的猜测罢了,他向来桀骜,戴绿帽子这种事情若是传的沸沸扬扬,那他颜面无存。
故而,程晏又淡淡的道:“廷弟看起来和你姐姐感情颇好。”
安廷腼腆一笑,才道:“是啊,这次来京也是姐姐陪我来的,但我也是想姐姐能出来玩一会儿。只有天子脚下才不会出事儿呢,要不然姐姐就怕她的容貌让人觊觎,谢夫人相邀她都不肯来京的。”
这些话是妙娘嘱咐好的,虽然不知道为何她要他这般说,但安廷觉得姐姐这般说是有姐姐这样做的道理。
此时,诗会已经到了尾声,有的士子早就跑去狎妓风流去了,有的也去吃酒了,至于林寒哲听闻很受皇甫荪的赏识,二人正在交谈。
安廷也同恩师道别后,同程晏一道出去,一出去见到自家马车旁姐姐居然站在身畔,安廷实在是感动极了,还同身侧的程晏道:“我姐姐来接我了。”
妙娘的鼻子冻的通红,无她,之前临走时,顾安叙之妻同她说介绍了五娘的未来夫婿曹澄,这个名字让妙娘想起书中提到的,林寒哲同曹澄交好,遂又警觉性起来,问顾安叙那站在曹澄身畔的是谁,顾安叙不以为意的说了出来。
林寒哲,居然真的是林寒哲。
她在看书的时候当然对林寒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