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张学义的决定(2/4)
间和速度不一样而已。不过包浆沁的说法,很多人不常提。”
“因为像瓷器、木雕、钱币、书画等物件儿,是无法看透内部的。所以,包浆沁的说法,大多数都被选择性忽视。”
“不过,不常提及,不代表并没有。像许多物件儿在死鉴时,就是根据包浆沁的原理进行的。”
所谓死鉴,就是将古玩文物摔碎。
古玩文物碎了以后,就不复存在,意味着死掉了。
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会选择采用死鉴的方式。
除非一些特定、特别的情况下。
而死鉴的原理,就是因为表面包浆看不透彻,而摔碎开来,看物件儿内部的沁。
具备包浆沁的物件儿内部特征,和不具备包浆沁的物件儿是不一样的。
近些年来,最出名的一次死鉴,便是前些年某鉴宝综艺上面,曾出现过。
至今为止,在行业内部仍引发着不少争议。
“一般提及包浆沁这个说法,主要在玉器行里面。”
陈正稍微停歇了下,接着给小杰讲解道:“比如我们常听说的血沁,其实就是包浆沁的一种。”
“市面上经常出现的那些所谓血玉,其实就是包浆沁。形成的原理就是玉器在地下埋藏时间久了,玉质松软,与之相邻接的带有红色矿物质沁入了玉体内部。”
小杰恍然,将这些知识点,一五一十的牢记在心中。
而陈正在讲述这些知识点时,不停忙碌,也逐渐将两只图罐刷满了蜡油。
放下油罐,陈正拍了拍手,随即笑道:“搞定了。”
“这样就可以了吗?”
小杰见状,不禁问道。
“当然不是!”
陈正一边带着小杰走出后堂,一边耐着性子解释道:“这个过程是需要反复进行的,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每次刷油的时候能够兼顾到所有地方。”
“所以,必须多次且反复进行,才能够确保每个地方都能够形成包浆。另外,蜡油在蒸馏时,也会因为高温再度融化,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
“因此,反复进行也是为了确保物件儿表面能够全面沾染上蜡油。这样才能够做到仿旧的效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