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军事战略(4/6)
红山重工和东方红机械公司正在开足马力日夜不停的生产,并且调试新的装备和生产线,以满足来自世界各国的需求。
除了英、德、奥匈等国,还有日,俄两国也咬咬牙各买了100多台轻型坦克,数10台中型坦克,此外还有智利,巴西等国的小额订单,如今大洋帝国的军工业是风风火火,产品供不应求。
经历了北美战争
猎豹中型坦克技术已经无法保密,好在大洋帝国手里还有t-2坦克,正在研制中的 t-5重型坦克也有了眉目,目前正处于组装试验样车阶段。
下一步,就是进入实验场验证各项性能,然后一项一项排除设计缺陷,这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过程,大概要经历8~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有中有粮,心中不慌。
秉承着帝国皇帝提出的“装备一代,发展一代,预研一代”的军工武器发展原则,在军事领域提前抢跑了许多年,大洋帝国研发坦克、飞机、潜艇的实力毋庸置疑,技术含量和水平都是世界领先。
在火炮和海军舰艇装备的研发生产能力也属于世界顶尖水准,仅次于英国,与德法等国处于一个水平线上。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段时间,大洋帝国的陆海军都经历了大规模的战争考验,从中汲取了宝贵经验和教训,在应用到舰艇设计和装甲部队理论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北美之战中体现出来的不单纯是技术装备性能的碾压,更是建军思想和先进军事理论的碾压,后者尤为重要。
“陛下,今日与您深谈,微臣受益匪浅,感觉今后军队建设方面有了明确的目标,请容我一拜。”说完,李栓柱元帅深深的一揖到地
李福寿坦然受了这一拜,在今天的诏对中,他将自己源自于后世的一些浅薄军事理念结合自己的看法,与元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装甲兵团并非从属于步兵的关系,这两者有机结合,既可以利用装甲部队的大纵深穿插运动,扯开或者割裂敌重兵集团,予敌打击并歼灭之,装甲兵团唱主角,步兵辅助。
也可以步兵为主,实施围城打援,侧面突袭等的战术,装甲坦克、炮兵和步兵三者是军事力量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可以灵活搭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