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开启谈判进程(3/4)
接收40多万美军投降,接收一个200多万人口的国际型大都市可不是小事儿,帝国远征军总部忙碌了一个多月,终于在1910年元旦来临之际,将相关的事务大致捋顺了。
在此之前
借着芝加哥战役超级震撼的消息余波还没有被消化,50多万大军兵分四路出击,一路攻城略地,将五大湖地区各工业重镇一一收入囊中。
其中最出彩的是英国远征军上校团长李建洋,他率领一支3000余人的骑兵星夜疾驰,仅用两天半的时间便抵达了五大湖地区第二大工业重镇底特律,堂而皇之的自报家门,通过一番又打又压的劝说让底特律的四万多美军不战而降了。
不得不说要论借势,李建洋绝对是年轻一代中的翘楚。
他的表现同样赢得英国媒体交口称赞,称他为“英国陆军杰出代表”,“皇家桑切斯特军事学院最优秀的毕业生之一”,“在军事领域,有着天然的敏锐嗅觉”,“作为好朋友,为丘吉尔先生赢得一个本垒打。”
诚实的说,向来尖酸刻薄的英国媒体很少这样夸耀一个人,李建洋凭借自己出彩的表现,终于洗清了身上佞幸之臣的标记,跻身于英国皇家陆军优秀军官之一。
而这一切,是靠他自己争取来的。
在军事领域遭受连番沉重打击之下,工业生产遭受严重摧残,经济在大西洋贸易绞索窒息下完全瘫痪,米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国内以大资本家为首的利益集团威逼下,不得不从死战到底的坚定立场退步,在1909年12月7日公开宣布承认战败,并同意由法国为首的多欧洲多国参与调停,在巴黎举行谈判。
大洋帝国君主李福寿一口否决,表示谈判可以举行,但不会去万里迢迢之外的巴黎,旧金山和巴拿马城都不错,实在不行也广州也可以。
旧金山和巴拿马实际上都是米国旧日领土或附属国,在上述地点谈判极不适宜,带有强烈的侮辱性质,米国方面绝对不能够接受。
几经商榷,最后的谈判地点确定在广州。
1910年2月中旬,刚刚过完农历新年不久。
澳洲本土
大明宫,东阁书房
李福寿在此召见前往广州谈判的一众大臣,他如今满面春风,身体也有些微微发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