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临西游(2/5)
而感到庆幸!
软实力跟不上,硬件条件也不具备,整个剧组就一部摄像机,经常一场戏要拍很多遍,才能做到多角度取镜。
甚至,剧组连一匹白马都没有,只能用黑马刷白替代。马到河里,或者下雨啥的,又变一匹黑马。
当然了,这些苦难都能克服,可最根本的问题还是钱,和红楼剧组一样,西游这边的经费也同样很紧张,甚至还比不上红楼,每顿饭只有5毛钱的配额,到南方那些物价已经贵起来的地方,一碗饺子2块5,才6个,男演员根本吃不饱,都是杨婕导演自己掏钱给工作人员吃饭,就这样还被人指责她借着拍电视剧之名去游山玩水。
演员更甭说,根本没有主演龙套一说,不像后来一个三线小演员后面都有七八个助理跟班。
即便是师徒四人也经常被当作场工使唤,搬道具,架机器,什么都得干,而且,没有龙套演员的时候,他们立马画画装就上,一人多角色在西游剧组习以为常。
可正是杨婕导演和演员们忘我的付出,不计代价的奉献,才有了86版的《西游记》,可以说这是一代电视人血泪的结晶,拍摄之前就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了,说它是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一点都不夸张。
再加上特殊的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没几年,物质精神生活都非常匮乏,电视机也不算普及,一家有电视一村人看,电视台也少,所以看节目基本没有选择性,是一播电视剧万人空巷的时代。
西游记又是老少皆宜的央视神话巨作,那年代过来的人基本没有不喜欢的,它已经深入人心了,所以很难不成为经典。
易青能够参与进来,那是真的倍感荣幸。
可这样的一部经典,后来居然有喷子说86版《西游记》粗制滥造,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他们要是能粗制滥造出来一部这样的《西游记》,易青愿意跪在地上唱征服。
另外还有人说,希望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对86版《西游记》重新修图,让其变得精致,真正成为经典。
对于这种说法,易青的态度是:滚特么的蛋!
知道什么叫情怀吗?
杨婕导演后来拍的《西游记》续集倒是很精致,前世听说要播《西游记》续集的时候,易青也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