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121章归来(6/12)
脑海里浮现出当年他初入军营之时那张青涩而莽勇的面孔,数次的并肩作战、出入死,胸中阵热翻涌,冲着他的背影高声道:“杨虎!七郎!”
“能和你,还有许许多多和你样的同袍并肩战斗,这也是我姜含元此最大的荣誉!”
杨虎闻言停步,慢慢转头,凝视她片刻,忽然冲她笑,目光闪耀,神『色』飞扬,旋即大步离去。
姜含元目送,唇角始终噙笑。
明天就要走了。临行,她应邀去往贤王府邸,有场为她而设的饯宴。
在这座城中,她不想见,谁人都可不见。即便是宫中那位年。唯独贤王是个例外。
其实即便贤王没有邀她,临走,她自也会去拜望番。
凯旋之前,贤王便已上书,以年老力衰精力不济为由,辞去了他在朝中的切职衔。
他确实老了,这个年纪,本早该含饴弄孙,然而从前空有引退之心,繁务羁身,何来随心所欲。而今北境平,皇帝雏凤清音,正式亲政,他自然去坚决。
帝苦苦挽留,却是徒劳,计,最后只能应许。当日,亲手将贤王扶入尊座,领着百官拜谢,场面令人动容。不过对此,有多虑者,或是被兰荣的下场震慑,大约是出于兔死狐悲之,另有看法:朝中已去摄政,帝摆脱束缚,如去压顶之山,岂会能容忍掣肘。如兰荣之流,在摄政王去后,于帝便可用之处,有如此结局,顺理成章。如今还剩位贤王,他自然也该退了。
似这般的论断,属大不敬,从前群臣轻视帝,或还敢私下议论声,如今随他权柄在手,渐渐树威,谁人还敢说出口,最多也就是私心所想罢了。何况君主之心,又岂是臣下所能体会的的。不过,纵观朝廷此前的数位中心人物:摄政王远离朝堂,如轮曜日忽然当空消失,实情底如何,人人讳莫如深,人胆敢谈论半句。兰荣身败名裂,下场可悲,固然是罪有应,但未免仍叫人唏嘘。对比之下,贤王历武帝、明帝、帝三朝,享有极大尊荣之余,也非为,却善始善终,真正可谓是福厚圆满,叫人羡慕。
傍晚,姜含元来贤王府,呈上准备的谢礼,贤王问束慎徽的伤情。
“他已大碍。皇伯父送去的『药』材收了,功效不小,他很是感激。路途遥远,他不能亲自道谢,叮嘱我,务必代他转达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