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六十二(5/8)
赵维桢干脆就放下了眼前的棋局。
吕不韦默不作声地把棋子一颗一颗收回棋瓮里。
“昔年楚王留在咸阳的庶子。”他平静回应:“如今看来,当年公子启的境遇,与公子政在邯郸大差不离,区别在于他并无维桢在背后作为保护与支持。”
与小嬴政境遇相同,楚王留在咸阳的庶子……
赵维桢回想许久,从历史记载搜罗到原身的记忆,最终恍然大悟。
公子启,那不就是昌平君么!
就是那个未来平定嫪毐之乱,出任秦相,后率楚军叛秦,又为将领所拥立为王的最后一任楚王!
听魏盛的话,估计他现在与自己年纪相仿,大约二十来岁的样子。
“华阳夫人聪明的很。”
吕不韦淡淡道:“她这就为留在秦国的楚人,找到了下一代继承者。”
啧。
不得不说,吕不韦虽然为人假模假样的,但他的眼光从不会出错。
赵维桢来自未来,知道昌平君不是善茬,可吕不韦并没有先知的能力。
他只是凭借自己在政治上的敏锐,察觉出了华阳夫人动作的背后意义。
“先王赠诫剑给维桢,名义上是重视维桢,实则是为了敲打安国君。”吕不韦侃侃而谈:“好警示他不得以重用楚人,重蹈昔日秦廷覆辙。”
“况且华阳夫人也清楚,她弟弟是什么人。”赵维桢补充。
吕不韦笑了起来。
他放下棋瓮后,干脆就把手肘撑在棋盘上,前倾身体,拉近了与赵维桢的距离。
这
般姿态,将君子风度一扫而空。吕不韦主动放低视线,甚至有那么几分与赵维桢撒娇的意味。
“我倒是觉得阳泉君不错。”吕不韦认真辩驳:“若非是他,我怎么能把子楚公子送到华阳夫人面前?”
“臭味相投。”赵维桢冷哼一声。
“说一句难逢知己不行么?”
吕不韦哭笑不得。调笑过后,他神情微敛:“所以,若是阳泉君真的当不上丞相,华阳夫人得做后手准备。”
“这一代不成,就下一代。”赵维桢说。
“反正公子启年轻得很。”吕不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