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第一百六十章爬墙。(3/5)
“我没,我不是啊——!”
“那你拿去干嘛了?你说——”
太子胤礽望着前『乱』作一团的景象,沉默许久。终他一转身:“咱们……走吧?”
诸皇子皆是颔首。
就连胤佑也被凶残的姑玛嬷吓得心尖颤颤,赶紧跟着兄长们离去。
继鸡飞狗跳赫舍里府以后,纳兰府里也是人仰马翻,两座府邸的『骚』动也引发了不少朝臣的注,即便如此,也依然没人愿率先还钱。
倒也不是都不愿。
刘之父刘必显如今九十二,他撑着年衰败的身体赶至户部衙门,亲手交还十两白银,同时还激动得泪纵横:“臣曾以为辈子都不能完成个心愿……”
区区十两银子罢了。
太子胤礽伸手接过,只觉得十两白银的分量足千金重。
调查报告上涉及的官员之多,竟是已然覆盖朝堂之上九成官员,高借款三十五万两,低则为五两银子。
其家庭贫困者,因为母妻儿治病借款者一成,为购置房产者约一层,剩八成之人大多作为花销使用,而八成之又接近大半是拿钱购买田产,商铺,甚至用于开设酒楼茶馆乃至戏院赌场。
借款要全数还上吗?
那些需要借款的人要怎么办?
如他们不需要归还,那又要如何审核?
其余官员宗室不提出异议?不导致失败?
后一批滥用借款者要如何处置?
摆阿哥们跟前的许许多多的问题,胤禛提出的正是上辈子所用的‘养廉银’模式:“毕竟现官员的俸禄实是太低太低,一品官年俸禄也仅一百八十两,加上能换成银钱的禄米,一年也仅五百两。”
胤禛顿了顿,又苦着补充:“说句不好听的,要是不贪污不受贿,恐怕京城里靠个薪资,唯像刘师傅等人一般日日用那青菜豆腐了。”
胤礽细细思考。
他觉得胤禛的想法很不错:“养廉银将借款从暗地里变成了明面上,而且也不给真正的清官太多压力,同时也能杜绝官员侵吞朝廷收入,避免地方官员恣增收税赋,的确是个很好的想法。”
胤禛趁热铁,又说出火耗归公的算。
胤礽上回内务府私库里就听了不少,对比实际仔细研究,禁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