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君子固穷(4/5)
绝粮时对学生子路说的。之所以遇到这样的困境,是因为楚国打算任用孔子,而陈国、蔡国的政敌害怕孔子得势之后,会对他们反攻倒算,所以打算饿死孔子也不让其抵达楚国。孔子说出这句话时,看似心绪坚定不可动摇,可当真如此吗?实际上并非如此,这灾厄对他来说确实是前所未有,不仅饱受饥饿的煎熬,更要坐视许多爱徒离开自己,孔子的内心也因此感到忧虑和彷徨。他常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此来标榜自己的心灵与天地等齐,可这个时候,青山不能给他回答,流水不能还他安慰,他坐在青草之中,不断抚摸着自己的琴与箫,可无论他多么热爱这个世界,却不得不直视这样一个现实,自己即将饿死了。
终于有一天,孔子忍不住了,他把所有的学生召集起来,逐一问他们同样一个问题:“我的主张难道有什么不对吗?我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子路回答说:“也许是我们的仁德还不够,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也许是我们的智慧还不足,所以别人不肯放行。”但孔子否定说:“如果仁者一定会让人相信,那伯夷叔齐怎么会饿死在首阳山?如果智者就能畅行无阻,那王子比干怎么会被纣王剖心?”而子贡就接着说:“夫子的学说太渊博,太宏大了,所以没有国家容得下你,夫子可以稍微降低一下标准吗?”孔子便批评他:“不好好修习学问,反而降低自己去迎合,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最后一个作答的,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颜回的话最合老师心意,他说:“虽然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没修好夫子之道,是我们的耻辱。我们修好了夫子之道却未被采纳,uu看书是当权者的耻辱。”孔子听完,欣然而笑。
而在陈冲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管宁也笑了,他对陈冲郑重说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我是个失败的儒生,也不相信圣人的学说能兼济天下,但我还是想做一个君子,一切都对得起自己的良知。而龙首方才能说出那句话,也可见是名十足的君子。”
话到这里,两人的心意都对照如鉴,都生出一股惺惺相惜之意,而后两人相谈了整整五日,好似将比试高下的约定忘了精光,直到第六日,两人方才依依分别。临行前,天降大雪,湖泊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仿佛琥珀,而周遭白茫茫一片银白,又恰似自己无垢的心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