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太学的纠纷(5/8)
也少了几分潇洒,看上去只是一个稳重健谈的老人而已,这不禁叫青年们有所失望。但想到能聆听到当朝宰相的教诲,太学生们还是抖擞精神,期望能听到一些独到见解。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叫众人始料未及。丞相升坛而坐后,一不讲主流显学的修身之道,二不谈其赖以成名的以史释经,竟是大肆攻讦太学新近流行的才性四本论,而内容又极为尖锐,正如陈冲此前准备的那般,接连批评了现有的清议、党人、谈玄等现象,又说什么士人齐家是真,治国是假,不仅离经叛道,而且浑没有身为士人的体面。
而太学开始时熙熙攘攘,许多人在坛外焦急地探听坛内的情状,而等丞相言论流出后,围听士人鸦雀无声,一直等到陈冲讲学完毕,离开太学后,他们就开始窃窃私语。很多远来游学的士人说:先不论丞相说得有无道理,这分明是借讲学来打击政敌,不仅有辱太学闻道求学之风,还以大欺小借势压人,未免有失宰相的气度了。
但也有一些人听得如痴如醉,极为认同。他们说确实如此,古往今来,从来就不缺乏虚伪矫饰之人,连夫子生前也说过:“乡愿,德之贼也”,这不正与丞相相合吗?眼下有朱门郡望把持清议,以德取人。可管仲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身寒微,连温饱都要勉力维持,哪里还顾得上忠孝守节呢?正好比养马,食不饱力不足,虽有千里之能,又如何发挥呢?丞相执此言论,实在是世之伯乐。
此次讲学之后,太学谈论才性之论的越来越多,而后竟然取代了往日的辩经、谈玄,比陈冲讲学前还要兴盛几分。等到了五月的时候,不管是在太学,在官署,还是在朱门之内的族学内,雒阳上下从早到晚都在谈论才性之异同,好像此事事关自己身家性命一般,便是以死明道也义无反顾。于是太学生们也逐渐分成两批:一批人说若清议不可或缺,德教不可偏废,天下议论纷纷,岂是高门能把持的?无非是还不够放权于下罢了;另一批人说丞相高瞻远瞩,若不能以才取人,而是衡量德性,最后无非变作比攀家门,导致寒素无高士,朱门皆清流。
在五月丁亥这一天,有个名叫郑冲的寒门弟子与数名好友外出踏青。他们一直往西爬到龙门山上,观看龙门山色,伊水美景,只见如画青山矗立两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