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2/16)
次分得清楚。
绣娘能做哪一档的绣活,就说明自己的能力在什么位置,想要往上升,那就要提高技术。
也是激励人进取的一种方式。
这样的制度也是引娘跟纪彬琢磨好几天定下来的。
荆姐也觉得不错,别的不讲,她的织布坊里,蚕丝布料也要分档次,刺绣分档可太正常了。
荆姐道:“是了,这每档之间的布料丝线,也应该有差别,总要符合要求才行。”
纪彬跟引娘对视一眼,这不就说到他们心坎了吗。
而荆姐主动说了这话,那就摆明了,同意跟纪彬合作。
踏上纪彬家的石子路之后,再走到刺绣坊,现在又转了一圈,听了纪彬的讲解,她现在已经信任刺绣坊能做出不错的东西出来。
如果把自己货物提供到纪彬这里,是可以保证质量的。
纪彬笑着请荆姐回到厅堂,引娘他们两个一起同荆姐商议订货的事。
谈了半个多时辰,写好的契约书装到各自口袋里。
不过荆姐有个额外的要求,那就是十七档以下的刺绣,不能用荆高庄的丝线跟布料。
对应下来,也就是工钱在三千文以下的绣工,不用使用。
这对纪彬来说完全没问题。
毕竟荆高庄做的就是高档丝线布料生意,太次等的绣工,确实配不上荆高庄的布料。
等他们三个从厅堂里走出来,不少人都看出来,这笔生意是成了。
特别是李裁缝,这几个月对她来说震撼很大。
她年轻的时候是学过刺绣,也有些天分,但成亲之后就没怎么做过。
毕竟整个邑伊县对刺绣的喜爱程度就很低,这也跟邑伊县,春安城以前比较穷有关。
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会注意到刺绣这样的富贵物件。
像邑伊县,春安城以前的日子,谁家也不会花大价钱买刺绣穿在身上。
所以她的手艺也没什么用。
如果不是纪彬跟引娘做了刺绣买卖,她还在帮其他人裁衣。
当然了裁衣也是赚钱的,可对比现在的刺绣生意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现在的李裁缝,先不说纪彬每月付的一两夫子费,她自己做套刺绣都能拿到十两左右的工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