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10/16)
如今的二十二档绣娘里面,只有李裁缝属于最高层二十二,后面直接断档,然后是第七档的高娘子,徐娘子。
第七档对应的绣品价格是一千文。
虽然已经很多了,但跟了李裁缝的四千文相比,直接差了四倍啊!
人家做一块绣品,是你做四块的价格。
高娘子跟徐娘子那么努力,也是知道李裁缝做绣品的价格。
当然了,其他人还不知道李裁缝绣品价格,可她们知道高娘子跟徐娘子的啊。
一块绣品能赚一千文,也就是五钱银子!
这已经够她们眼馋的了。
而高娘子跟徐娘子又天天去刺绣坊,想要学技术的,自然都跟着过去。
反正以纪彬知道的,她们俩在家的时候也会被打扰,不少人登门请教刺绣技术。
既然天天到她们家打扰,她俩还不如来绣房呢。
至少这里随时都有热茶,桌椅也是最合适的高度,还有明亮的烛光。
她俩教学的热情比李裁缝要高,毕竟她俩学来的手艺没费什么功夫,都是纪彬跟引娘牵线。
所以教起来没有负担。
纪彬基本可以断言,两个月后,来刺绣坊的绣娘们,技术都会提升。
这就跟你在家自学,和在学校听课交流一样。
对普通人来说,当然是后者收获更大。
村里不少人也发现这里的好处,比如家里有个烦人小姑子的赵婶子。
赵婶子做的是第三档的绣活,也就是一块刺绣两百文。
在家做的时候,出嫁的小姑子天天跟婆婆在后面嘀咕她,手里拿起针线,就被喊去烧水扫地,又或者去帮忙拿个东西。
反正一句话,就是不能让她闲下来。
两人打扰她干活的原因很简单,家婆年纪大,看不清针线,当然做不了。
小姑子那手缝纫,连五文钱的东西都做不成,针脚忽大忽小,难看得很,直接被人家引娘婉拒了。
从那之后,也不会知道小姑子怎么跟家婆说的,只要赵婶子在家做针线活,就一定会打扰她。
这就是不想让她赚钱啊。
刚开始赵婶子以为自己多想了,没想到她相公都发现这一茬。
最后两人琢磨出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