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41 章(5/15)
更让婆家看不起,为了侄子侄女,他都不能收这钱。
也是因为家里穷,蔡运今年二十二了,也还没娶亲。
不过蔡运做了货郎之后,倒是攒了些银子,特别是今年,家里东西都置办了。
要知道他们当时年纪小,又没什么活计能做,只能把家里东西变卖,才能有口饭吃。
没想到弟弟又把家底攒回来了。
如今还有了心上人,蔡姐姐如何能不高兴。
只是一听是柴家姑娘,蔡姐姐迟疑道:“你确定是柴家?她家哥哥已经是捕快,很受知县老爷器重,这怎么能行。”
古代说亲最讲究门当户对。
不是蔡姐姐妄自菲薄,而是两家确实有些差距。
柴尺工作在邑伊县算得上体面,当了捕快之后,也是正式的官职。
而柴家爹娘都是利落人,一手操办起如今的家业,柴家爹爹肯下力气,哪里铺桥修路,河堤河坝,都会找他,不光是他有力气,也因为他懂得修补哪里才好,而且他一般都是监督的那个。
也是因为有这个手艺,柴尺才被送到县衙做差役,柴尺自己也争气,如今成了捕快。
而柴家娘子以前是扬州府的绣娘,在那里算不上出众,却攒了些家底,如今眼睛不好,也就没有再做活。
否则她一出手,基本是邑伊县的天花板。
不过也能看出来,他们这邑伊县确实偏远,刺绣远不如繁华似锦的江南等地。
反正说白了,这两个可都是有主见,有见识的,且只有柴尺跟柴家妹妹两个孩子。
柴尺当年的亲事,都是柴娘子挑选许多人家,这才有个温和聪慧的儿媳妇。
如今柴尺的妹妹说亲,又怎么会太差?
反正蔡姐姐是真的很迟疑。
可是见弟弟蔡运满脸希冀,她又不好泼冷水,只道:“好吧,明日我就拿着你的生辰,带着礼物去瞧瞧,但你别抱太大希望,咱们虽是街坊,但柴家日子可是极好的。”
他家能当邻居,也是因为爹娘在的时候买了个好地方的房子,倒不是说家境相当。
蔡运听到姐姐答应,立刻高兴起来,满口道:“姐姐不用操心,我已经把礼物备好了,明日我们在巷口相见,我把东西拿过来。”
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