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第七十七章(3/7)
会泛出香气的,他只要摆进碟子里,放在案上,小先生自然就会被吸引住,停笔抬头,夸赞他几句。
诸葛亮真的停了笔,抬起头,伸手去拿了一个李子。
但他没有吃,也没有夸李二,而是将李子递给了这个随从。
“你见过胡人吗?”他问。
李二愕然,“先生?”
“若你是个鲜卑人,乌桓人,或者是匈奴人——”
“先生!”李二委屈极了,“小人是天子脚下生,天子脚下长的雒阳人啊!怎能比那些禽兽畜生!”
诸葛亮的脸上浮现了一层淡淡的无奈,“我都说了是假设。”
小先生的假设其实很简单,若是将胡人南迁,编户齐民,鼓励通婚,并且将他们尽量分散开,放进青徐之地来生活,会如何呢?
“他们只会劫掠!茹毛饮血,不懂耕种之道的!”
“嗯,”诸葛亮说道,“我最近将长犁改了改,觉得灵活许多,新下田的人也能很快学会。”
“咱们听不懂他们的话!怎么教!”
“我们的官吏也要学一学他们的语言,到时就可以教他们了,”诸葛亮说道,“现下孔北海又有了印刷之术,他们如何不能同我们一起学习圣贤之道呢?”
“可他们是胡人啊!”李二激动得拿着李子比比划划,“他们同我们不一样!”
“你可习过《绝秦书》?”
李二比比划划的手势停了一下。
诸葛亮笑道,“你还听说哪里有白狄么?”
春秋之时的东夷,不就是现在的北海东莱之民吗?
晋人痛骂的白狄,不就是现在的冀州百姓吗?
李二小小的眼睛里闪了半天大大的疑惑,但他迅速找到小先生这番论点的不足之处:
“若是能成,大汉四百年,早也就成了!为何今天匈奴仍是匈奴,汉人仍是汉人!”
小先生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狐鹿姑站在箭塔里,一直没有作声,于是当太阳渐渐下山,四周点起火把时,他便像个火把后的阴影,不见形体,不闻声音。
但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那个清瘦矫健的身影,看她离了中军营,向着俘虏的营地而去,狐鹿姑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