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第四十三章(2/8)
吃饭喝酒写文章的名士彼此看了一眼,眼中的情绪立刻变得复杂起来。
他们其中有青州本地士族,也有各地避难而来之人。
那些青州本地士族都是之前因黄巾之乱四处逃难,现下流散而归的。他们的家产毫无疑问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但这并不是最严重的事——他们失去了在本地官府中的位置,这才是大事。
士族看似是一个整体,彼此联姻通婚,同气连枝,但当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来自外面的敌人,而是内部有限的资源时,他们自然会开始勾心斗角,争夺不休。那些流散回来的士人的官职被别的士族占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只能耐心等待,从底层小吏开始慢慢寻找再次攀升的机会。但其中有些人微言轻,门庭冷落的家族连这样的机会也寻不到,只能忍受慢慢没落的痛苦,成为别人眼中的寒门。
比起他们,那些逃难至青州的士族则有着更加急切的期望,他们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只能靠着自己的学识与谈吐,以及奉迎的本事来寻到一块立足之地,他们怎能不全力以赴?
这些人里有人喜欢做学问,也有人不喜欢做学问,但学宫是孔融建立起来的,他们因此逼迫自己来这里做学问——这是他们唯一能够近距离接触到孔融,并且与他建立联系的方法。
孔融是个真正喜欢做学问的人,但作为孔子之后,真正的清贵名门出身之人,他也完全明白这些人心里在想什么。
他平时不喜俗务,尤其不通军事,但不代表他对这种士族的游戏一窍不通。
因此当他满脸痛苦地讲出那番话之后,这些名士彼此看了看之后,便有人试探着接话了。
“若真如明府所言,有这样的人在,我等亦不能安寝矣!”
“明府崎岖孤累而不忘君主,今日为汉室除逆,在座诸君敢不效死!”
不,他们不会效死,连孔融自己都不是那等刚勇孤直之人,这些名士怎么会真心为汉室效死呢?
但如果孔融暗示想要除掉一批青州的世家,并且腾出一批青州大小官职的空缺时——
这些人的确是愿意为了帮他除掉那些世家而效死的,因为这不仅是在帮他,帮汉室,更是在帮他们自己。
位置就那么多,一个人想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