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第六十八章(4/7)
?”
爱吃生鱼片的陈家大哥把脸一板,“写完了吗?”
……她继续低头。
这作业写起来太烦了。
因此有马蹄声奔赴到门口,而后脚步声匆匆而至时,她心里简直欢呼雀跃了一下。
但当她看到走进院中的是一名州牧府的亲卫后,她的心中一瞬间升起了不祥的预感。
袁术大规模调兵遣将,逼近盐渎、淮安一代,考虑到徐州南部的广陵郡是个细长的半岛形状,而盐渎、淮安则是这一角的基底,因此不需要猜疑很久,大家就判断出来,袁术欲先取广陵郡,而后一路北上。
关于带多少主力南下这件事,大家有不同意见。
有人认为可以带丹杨兵走,有人认为丹杨兵最好留下。
“陶恭祖在世时,丹杨兵骄横,军纪散漫,虽经修整,到底不比使君自己的兵马,贸然带出,恐引兵变。”这是老成持重的糜竺先生的看法。
“留守下邳,恐怕亦不够稳妥。”陈珪老先生不是很同意。
“主公可留一员猛将,保下邳不失,丹杨兵不乱。”简雍和了一下稀泥。
“依我看来,不如驱使丹杨兵向前,如曹操用青州兵一般,”陈群冷冷地说道,“留他们在下邳,恐怕也是祸患。”
主公皱起了眉头,“陶使君临终前,唯一牵挂在心的便是这群追随他多年的丹杨老兵,而今陶使君尸骨未寒,我怎能忍心?”
陈珪与陈登父子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
众所周知,对刘备而言,陶谦是有知遇之恩的,不是那位老人将徐州交到他手上,刘备而今仍守着平原城不满千员的兵卒过活。
但这份恩情所带来的负担也太过麻烦了!陶谦这些年来纵容丹杨兵骄横不法,欺男霸女,劫掠商贾简直都是寻常,他将这样一支军队交到刘备手上,又再三要他承诺厚待这群老革,岂不是给徐州留下了一个极大的隐患?
但谁也没办法再指责坟墓里的陶谦,即使指责也没有什么用,眼下还是得商量明白,如何解决掉陶谦对同乡偏爱而留下的这个麻烦。
“翼德治军严整,”刘备叹了一口气,“不如将他留下来,镇守徐州,整治丹杨军。”
“主公若留翼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