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十九章(3/5)
……有点酷吏苗头啊张三爷!
“且再留一刻,”待她将一切事情都报备完,准备出门时,刘备又喊住了她,“你准备以什么名义募兵?”
她想了想,“匡扶汉室?”
刘备看看她,她看看三爷,三爷也看看她。
“我给你写一道公文,”刘备最后这么说道,“就说是平原国相的命令,清剿山贼,招募乡勇。”
干嘛非要用刘备的名义呢?她自己的不行吗?
她在心里这样想了想,然后很快否定了自己,她总不能将“平原国总更头”这种名头拿出去唬人,要是真有人能被她唬住,那智商也基本告别军队了。
不过看到刘备在那里铺开纸写过文书,又拿出了自己的平原相印盖上去,她还是忍不住思维发散了一下。
“有了这个印鉴别人就会信服吗?”她问,“那我自己刻一个行不行?”
刘备看了看自己那一方铜印,又看了看装铜印的匣子,再抬头看看她。
“哪有这么胆大妄为的人。”
“当今乱世,胆大妄为的人多去了,这算什么呢?”
“不错,”平原国相珍之重之地将自己的铜印又放回了匣子里,“所以那些一等一胆大妄为的人早已是一方诸侯了,哪里还需要私刻这么一个玩物呢?”
她为什么要拉起一支军队?
答案挺简单: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上限的,军队没有。
无论她想要建立一支军队,融入一支军队,亦或者打败一支军队,她都必须先弄清楚“军队”的本质:它是如何组织起来,每一个零件起到什么作用,平时如何运行,战时如何运行,哪些是薄弱环节,哪些又是重中之重。
高顺和吕布教了她许多东西,但多半只存在于理论上,还有更多东西需要她自己摸索着来。而且她已经开始察觉到,“军队”和“军队”是不同的:
高顺的陷阵营装备精良,刘备的军营装备寒酸,因此高顺能选择的战术,刘备不能。就比如她最为忌惮的长牌强弩,莫说刘备的兵马里见不到这两种烧钱的东西,哪怕在田楷的兵营里也是稀罕物什。
因此高顺教导她的那些理论知识,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呢?
她决定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