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户籍(1/4)
最近这几天,长安城一直笼罩在一片奇怪的氛围之中。
世家大族和高官勋贵们,谈论的都是项統父子。
从二十年前,一直谈论到开远门外法场杀人!
一件件小事都被有心人挖掘出来,从最开始还算靠谱,到最后传得神乎其神!
就连普通百姓,都知道当今陛下曾经有一个忠心耿耿、勇猛无敌的护卫。
了解到一些“真相”之后,老百姓自然把项彪奉为英雄。
至于他的傻儿子,脑袋有毛病,又不能做男人,时间长了,情理之中成为了人们的笑料!
朝廷上,这些天更是奇怪,李二陛下暂停了贯常的撕比节目,改为研究他自己提出来的治国方略。
第一条,成年人每人一百亩田,是不是多了?一个人能不能种得过来?
第二条,能不能提高亩产量,让老百姓在现有的劳动强度下,产出的粮食更多,对抗天灾的能力更强?
第三条,有没有办法大量增加耕牛,改善现有的劳动工具,提高劳动效率?
李二陛下的这几条方案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口诛笔伐!
这其中,反对声音最高的就是魏征。
老家伙“上蹿下跳”,就差把李二拽出来削一顿了!
他反对的理由很直接,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观点。
第一,大唐朝现在地广人稀,土地不分给老百姓,难道还要一直撂荒下去?
一百亩土地根本不多,只要付出努力,都能播种、收割。
长脑袋的都知道,地越多产出的粮食就越多!
第二,老百姓种地,自古至今都是同一种方法,想要多收粮食,只能看老天爷的眼色!
一介凡人,怎么能和老天爷对抗?
第三,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不是傻子,谁不知道耕牛对耕作有帮助作用?
各个朝代都下过严令,不许杀害耕牛吃肉。
即便如此,耕牛的数量也很难提高!
指望耕牛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至于改善劳动工具,大多数人的观点是:
一百年以前,汉人种地使用的工具,绝大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