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思想碰撞(2/7)
“……我曾听友人提起过河西公社的一家幼儿园,里头的课程很有意思。如今幼儿园教学很极端,要不就把幼儿园开成保育院,以看孩子为主,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安全便可以。要不就办成一年级,日常作息课表竟然和一年级接轨!”
一旁的陈教授突然侧头悄悄问宋禾:“你当初就是在河西公社的对吧?”
宋禾浅笑:“对。”
陈教授露出个赞许的目光:“等会议结束,我带你去见见赵老师。”
宋禾惊讶:“您认识她?”
陈教授诧然:“你不知道吗,赵老师当年在我的大学里任职,她还曾教过我一学期。”
这宋禾还真没想到,赵老师是陈教授的老师,陈教授又是吴秋心两人的老师。
恐怕这个礼堂中,不少人都是这样。
师门重聚了这是。
“……这间幼儿园除了农忙课,有自然生物课,更有手工实践课。幼儿园主要任务是让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并非是让孩子学习认字,更不是学习加减法。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还是得从老师抓起,从幼师抓起……”
赵慈云快说完了,她发表的主要观点就是每个学校需要多招生,能够在三年内输出一大批专业的幼师,并且这批幼师数量需要满足国内十分之一幼儿园的需求量。
这是她依托自己调查结果说出来的。并且还需统一每个学校的专业课,更要□□材,极力遏制这种幼儿园中极端的,不良的现象,讲究科学育儿,不能拔苗助长。
台下掌声第三次响起。
赵慈云站了近二十分钟,这会儿除了步子有些僵硬外,一切还好。
宋禾能认出她的样貌,却死活记不起来她是在哪年去世的。
赵慈云走下台,坐在第一排。
有了她打头,不少人都愿意上台发言。
第二位上台的是一名一线幼师,在场上人们很明显能看出来她的不同。
为什么呢?
因为她的皮肤是黝黑的,若近距离看,还能看到她的皮肤是粗糙的,手上长满了茧子。
但她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这位女士说话带着口音,即使所有人都能听出她努力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