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思想重组(3/8)
到卫生间里看看,发现郑奶奶都把卫生整理得干干净净,让她庆幸自己刚刚钱没给少。
郑奶奶说是把房子租给她,但却死活不肯收宋禾的租金。
宋禾没办法,只能趁着刚刚搬行李的混乱时刻,把钱塞到郑奶奶的包里。她这个包里有装吃的东西,等上火车后是一定要先拿出来抱在腿上的。
只要她拉开拉链,就能见到里头的钱。
宋禾猜想得没错,刚上火车坐好,郑奶奶掏水壶喝水时就看到了这些钱。
“哎,你说说!”
郑奶奶无奈,把用纸包得严严实实的钱偷偷露给儿子看,“小禾这孩子太硬气,我都说了好几回不要,她还非给。就咱们家和她的关系,她还按照市面上的价来给
。”
郑奶奶儿子点点头:“您要是一分不要,人家姑娘住得肯定不安心,当时还不如讲好,给人少算一些。”
这话倒也是。
郑奶奶叹声气,把钱重新放好。
侧身望着车窗外疾速向后的景色,心里感叹非常。
在郑奶奶走后,宋禾没待一会儿便把房子锁好,然后骑着自行车去开会。
如今已七月,那座县立幼儿园在今年年初时便已全面竣工,就等着招收学生了。
只是这教材一直没编写好,所以无法投入使用。
一年多以来,宋禾足足开了二十几次会,大幅度的修改增删不下七次。包括其他人也是这样,从一审到二审,差点没把人给搞虚脱了。
宋禾那段时间足足瘦了十五斤!
如今这次会议,主要就是讲定稿的。县立幼儿园已经拖了这么久,再不趁着今年九月份招新的机会,恐怕又得往后拖一年才行,要不孩子都招不齐。
所有人这次都打足了精神,就为了能够一口气过审。
主持编写的是一个六十来岁的陈教授,她头发已经斑白,脸上皱纹却不算多,气质还上佳。
陈教授是平和县本地人,原先在首都师范大学教书,退休后和丈夫回到老家。只是刚到老家,还没休息一个月就被唐局长给请来了。
当时唐局长是三顾茅庐,满口说的是请陈教授帮忙几个月。可几月复几月,人家陈教授快两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