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鲁王攻余杭(2/3)
,算起来鲁王的血统,还比唐王近一些,凭什么要鲁王屈从唐王,而不是唐王屈从鲁王。
既然在血统上,两藩都没有优势,那不如比功绩,看谁先复南京,谁就做大明之主。
张国俊等人不愿意放弃定策之功,认为唐藩血统疏远,他能坐皇帝,鲁王也能做皇帝,两家相持不下,应该看功绩,谁先光复南京,谁来做皇帝,唐王没有资格让鲁王退位。
唐鲁之争,不仅使得闽浙对立,亦让浙东小朝廷内部分裂,严重削弱了抗清势力。
浙东内部争论越来越激烈,于此同时,隆武朝的都御史陆清源被鲁王部将所杀,隆武帝也将鲁监国的使者陈谦斩杀后,福建与浙东的关系彻底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关系已经闹僵,鲁王和忠于他的大臣,便更加不可能归顺隆武朝廷。
同时,鲁王君臣也都清楚,仅凭浙东之地,无法与隆武争位,为了扭转局面,尽早确定名分,随决议大起浙东之兵,克杭州,复金陵,先拜孝陵,获得远超隆武朝廷的威望,以复南都的功绩,来登基称帝。
此时鲁王心中也憋了一口气,加上张国俊等人劝说,随决定起兵攻杭,一来凝聚人心,二来获取威望,利用靠近南京的优势,获得江南抗清的盟主地位。
八月底,鲁监国于绍兴城外,登坛拜天,晋封方国安为越国公,王之仁为兴国公,并拜方国安为大将军,节制诸军,鲁监国朱以海又亲自到钱塘江边,犒赏大军,“责限过江,进取杭城。”
这次有了赵铭沿途看见的一幕,大批浙兵,齐聚向北。
……
赵铭一路向北跋涉,等过了会稽时,地方的情景便开始出现变化,入目荒凉,所过之处满目疮痍,战争留下的痕迹比比皆是,路边枯草丛中白骨累累,道路两旁到处都是烧毁的村庄和房屋。
原本繁华的江浙地区,因为战争的破坏,变得人烟稀少,十室九空,满目凋敝,让赵铭感受到了战争给江南带来的创伤。
他从宁波上岸,跋涉数百里,一步步踩在浙东的土地上,将沿途景色,风土人情,战后景象,尽收眼底。
九月初,赵铭一路跋涉,终于快到钱塘江附近,他整个人已经完全变了模样,风吹日晒雨淋,风餐露宿,让他身上的衣服成了破布,鞋子也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