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大萧条(10)(1/3)
和斯隆寒暄两句,洛克菲勒又与史蒂芬和黄宣分别交谈,但两家汽车公司的先生们都没有告诉这位新富豪,为何会共同向一名亚裔人支付数十万美金。
三方状似开心的站了起来,互相握手,斯隆道:“那么,我们现在就去银行吧。”
“当然,当然会有的。”黄宣笑的好像喝到了饮料的老鼠,从约瑟夫手上接过自己的银行存款凭证。
在大通于曼哈顿的银行大厅里,斯隆、史蒂夫以及黄宣吸引了众多的眼球,银行经理约瑟夫很快走了过来,将众人领入房。
黄宣无意让福特或者通用某家做大,当然,更不愿谁会对自己心存怨恨,虽然还能在这里留短短的6天,但要想多一份保障,都需要细心注意周围的人和事。
然而,在苏联和中国,他却是家喻户晓的“红色资本家”,他是第一个与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合作的西方企业家,被列宁亲切地称为“哈默同志”;他又是第一个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西方企业家,被邓小平誉为“勇敢”,但真正引起黄宣注意的,却是哈默先生的倒爷精神。
斯隆哈哈的笑了起来,点头道:“的确如此,那么就明天吧,我想哈默先生会愿意看到一位慷慨的投资者的。”
对于通用总裁亲自领进门的年轻人,约瑟夫收起了白人惯有的傲慢,小心的接过黄宣手中的身份证明,在简单的验证真伪后,很快完成了开户手续。而当他回来的时候,走在前面的却是小约翰·洛克菲勒。
阿曼德·哈默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也是仅次于洛克菲勒的石油富豪。不过在1931年,他的资产刚刚达到千万,尚未进军石油业,只是西方世界一大资本家而已。
黄宣笑眯眯的吩咐汉斯看好图纸,自己首先将房门打开,做出请的手势。
当时,美国粮食大丰收,粮价已跌到每蒲式耳1美元,于是哈默提出建议:“我有100万美元的资金,可以在美国紧急收购100万蒲式耳的小麦,海运到彼得格勒,卸下粮食后,再将价值100万美元的毛皮和其它货物运回美国。”哈默的建议很快传到莫斯科,列宁亲自回电表示认可这笔交易,并请哈默速返莫斯科。在办公室内,列宁站起来欢迎哈默,并用英语与他亲切交谈。当列宁代表苏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