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大萧条(5)(1/4)
待黄宣扭头离开了这间办公室,房间里顿时吵炸了,史蒂芬,这名供职10年的销售总监赞成购买黄宣的设计,只要它能够完成80%的设计要求,就可以花钱。
不过,从心里讲,埃德赛尔是比较倾向于购买一套设计图的,即便是在大萧条期间,a型车的销量仍然不错,但技术带来的优势很快将失去,而那个东方人的设计,恰巧符合福特的生产,甚至不需要太多修改,应当就可以组织生产了。如果设计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话,10万美金几乎等于是白送。
讨论声渐稀,埃德赛尔放下手中的咖啡,神情严肃的道:“布隆,想办法取10万现金,现在就通知银行,一定要在明天造成9点前拿到手。”
“布朗先生?”
“好的。”
福特很少使用自己的办公室,但今天,他却很正式的邀请了黄宣去办公室。时间是2个小时以后,黄宣自己提出的。
因此,10万美元对埃德赛尔而言,还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数字。
黄宣很快将之卷起,抬起头,就向福特的办公室走去。
在场诸人都知道,埃德赛尔所谓的商量,就是向老婆和老爹请示,但大家早已习以为常,只有布隆再次表达了怀疑道:“福特先生,也许那些图纸是他们偷来的呢?我们可能因此吃官司。”
黄宣无所谓的笑笑,道:“只要你们愿意付钱,就可以拿走这份设计,然后随便怎么注册了。”
埃德赛尔有些不满,道:“我们不能如此简单的决定一个车型的设计与生产……”
1931年的10万美金,以购买力而言,大约有今日100万美元之多,现在的美国总统胡佛,每年的总统工资是75万元,要到18年后,也就是二战结束,杜鲁门才能拿到10万美元。而对于普通的美国人而言,月薪200美元就已经是难得的高薪,这通常需要负担10口之家的消费。至于中产阶级——这个新世纪的中国人最喜欢的名词——这只是个尚在萌芽状态的阶级,以某种权威的说法,正是由于福特t型车的出现,才催生了中产阶级,若然相信此种说法,那么中产阶级的标志之一,一辆t型车,或者相似的轿车,现在只需要260美元了。
走进这间200平米的办公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