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绿色出行,文明打仗(3/6)
因为打人是不礼貌的。
瞅准时机,双方交错的时候打车,而且不能仗着自己的车技好调头快就立即杀回去,要等着对方也调好头了,才可以开始第二次对冲。
因为战车交错一次便是一个回合,所以又有了“大战三百回合”的说法,显然这句话是因为战车调头而调来的……
假设一个战士在跟对面的战车互殴时一个不小时将对方的战士给弄伤了怎么办?
很简单让对方回去处理一下伤势,如果处理的快,回来的早,那双方还能接着再打下去,如果对方干脆休息了,那这个伤人的战士就只能原地观战到结束了。
没错,就是原地观战,因为他没有了对手,所以不会有人来攻击他,而他也不能去攻击别人,第三者插足的事儿不能干……
而礼仪的规定显然不仅仅只有这么点儿。
首先就是打仗者双方的身份必须对等,国君的战国就只能去打对方国君的战车,将军的战车就只能去打对方将军的战车,战士就只能攻击战士的战车。
像杜甫说擒贼先擒王在春秋时期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按照规矩,伤害了对方的国君要重罚……
就像鄢陵之战时,晋国大将郤至在战场上曾经三次遇到了楚共王,而郤至三次都下行并且摘下头盔行礼之后才快速离开。
而楚共王在战争之中还派人去问候郤至是不是受伤了……
估计郤至的内心也是崩溃的——老子又不能打你,还得下车向你脱帽行礼,这叫什么破事儿啊!
而且五十步笑百步在当时是政治正确。
因为失败的一方逃出去五十步之后,胜利的一方就不可以再追击了,必须得让失败者回去休整,所以在能跑五十步就安全的情况下非得跑一百步,不是有病是什么?
就像是楚共王在失败之后跑路,韩厥和郤至在能追上的情况的下果断放弃,吕锜射中楚共王的眼睛估计也不是故意的。
而且就像是在五十步之内追到了,也会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战败方被俘,但是有白头发的不能抓,因为有白头发说明年事已高,必须得把人放回去养老。
一种就是和敌军结下深厚的友谊,就像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搞笑大战之晋楚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