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禹国肃皇(5/7)
帝有多少个儿子,除了立为太子的那个儿子可称皇子之外,剩下的孩子皆要革除一切名衔,贬为平民,被送到民间寄养。一生之中,除了老皇帝驾崩可再还宫奔丧之外,其余时间,不得踏进皇宫半步。
此举我猜大禹国皇室也是为了避免手足相残争皇位,动荡江山的现象发生,才定下这个规矩的吧……让皇子们在未立储之前就斗个胜负,这样等太子登基了,就不会有手足兄弟起兵造反,害的举国民不聊生的情况了……
不过,依上所记,此规矩一立,倒是间接导致了皇室人丁稀薄,以至于后来的每一代帝王,膝下都仅有一个儿子……
还有公主,即便是同父同母的公主也有三六九等之分,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女儿,不称公主,称帝女。剩下的女儿统称为少公主。
如若皇室没有男丁可立储,帝女则可登基为女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禹国的帝女,便是王室的第二位太子……
但,我见书上记载,大禹国立国近千年,从未有过女帝……
不过这也不奇怪,毕竟在古代那种思想落后的时代,不管是王室也好,还是普通家庭也罢,都是看重儿子,瞧不上女儿。即便儿子再不争气,只要是儿子,老皇帝都不会考虑让女儿继位,毕竟女儿,永远都只是女儿。
大禹国定下的帝女可登皇位的规矩,应该也只是留待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用吧!
以前上学的时候,教授曾告诉过我们,北国上下千万年的历史,近二十多个朝代都有颇为详细的记载流传下来,唯独大禹国,流传下来的记载屈指可数。
历史学家们都说大禹国是个神秘朝代,因为就目前专家们得知的所有关于大禹国的信息内容来看,大禹国存于史上近千年,留于世人可摸索的,仅有一些皇帝的名字,以及皇家部分大事简录,至今专家们连大禹国曾经到底有多少位皇帝,都没数清楚,更遑论彼时的社会状态,风土人情了。
而这本书里记载的内容,倒比公之于众的那些信息还多……说不准连正史都没这本书里记载的详细。
这可真是一本宝藏书籍啊!
安静的看至大禹国七百三十二年,新皇下令撤掉祭司阁,还罗列了祭司阁的几十条大罪状,一道圣旨,将祭司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