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2阿秒(3/5)
。因为统一宇宙模型比它更简洁,更完美,具备更高的可信度。
当然,最终的实验观测结果得出的结论,如果确定了量子纠缠的速度并不够快的话,便会彻底否定统一宇宙模型。而统一宇宙模型如果被否定了的话,多层嵌套宇宙模型便会被再一次证明正确性。
原因很简单,既然本宇宙之内不存在理论上具备设计、建造人类可观测宇宙的可能性,那么就只能是上一层宇宙了。
从这一方面来看,这也可以算作是一个排除法。排除了本宇宙,就只剩下了上一层宇宙。
但具体结果究竟如何,此刻还没有人可以确定。一切都要看最终的实验观测结果。
许正华的思路再一次引起了轰动。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想到过,不可观测宇宙的大小,竟然还可以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来确定下限。更为关键的是,许正华竟然拿出了一整套逻辑严密的数学与物理证明,验证了这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通过了众多科研学者的评测。
那么接下来便是工程层面的事情了。
想要提高此次试验的精度,需要在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其一当然是尽可能提升计时器与观测设备的精度,其二,便是尽可能提升两个实验地点之间的距离。
试验的思路则十分简单。设置两个维持相对静止,且距离足够远的实验地点A和B,在A点对处于纠缠态的量子进行观测导致其坍塌的同时,向B点发射一束激光,而B点则同时记录己方观测到的处于纠缠态的量子的坍塌时间,以及观测到由A点发射而来的激光的时间。
因为激光以光速前进,而双方之间的距离是已知的,时间也是已知的,通过简单的计算,便可以计算出量子纠缠速度至少是光速的多少倍。
如果想要再度提升精度,那么再度加大双方之间的距离便可。
此刻,以人类的技术,可测量的最短时间间隔,是2阿秒。小于2阿秒的时间,人类的设备根本无法察觉。于是人们便以2阿秒这个时间长度为基准,乘以另一个数字,十万亿亿——如果不可观测宇宙的半径是可观测宇宙半径的一千万亿倍以上,那么量子纠缠的速度就必须至少是光速的十万亿亿倍以上——结果是2000秒,光速前进2000秒,大约可以传输出6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