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欺君(2/8)
过正,也是必须的。
他退下去前,把该做的事情做了,哪怕砍杀的狠了些,到时也正好让新皇示恩,一进一收,一威一恩。
否则若人人还是晚明以来那种老思想,就算如今大明再造,可只怕也兴盛不了多久。
基本上百年之内,在东方大明已经无真正外敌。
可坚固的堡垒却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
朱以海现在清算耿仲明钱谦益洪承畴吴三桂等人,未免有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味道,可他不得不为之。
如果再给他二三十年,他可以手段更温和些,慢慢的把那股子晚明以来的歪风扭转,可他没时间了。
太子还太年轻,没有真正经历过那混乱时代,他也缺乏足够的手段能够控制的住那些人。
他不能冒险。
既然没时间,那就快刀斩乱麻,哪怕会背负一些骂名,可他也不在乎,皇帝不是圣人,治国也不是请客吃饭。
当时形势所迫,只能妥协退让,如今有条件了,当然就得新旧账一起算。没条件的时候,就算被这些乱臣贼子们拥兵自重甚至养寇自重也没办法,甚至被绑了降敌也只能叹命运不好,他们想要什么,就只能给什么,封公封王,连祖坟被闯贼献贼们挖了,但关键时候也还得封他们公侯联合他们。
可一旦有了条件有了本钱,谁又会放过弄死对方的机会?
就好比历史上的南明小朝廷,虽然招抚顺营,后来还联合西营,曾经生死仇敌的西营李定国孙可望等人,顺营的李过袁宗第等,在面对满清这个大敌时,也只能暂时联合。
可他们的联合,却也不过是各自算计,历史上他们就算顶着满清的压力,也还是一有机会就要内讧,一直到灭亡都没停止过这种算计和内讧。南明小朝廷无时无刻不想着要把这些逆贼弄死,而孙可望其实也不过是暂借大明的旗号,甚至是避免腹背受敌,对永历帝和朝廷又哪有半分真正的尊敬,若是他能真正击败满清,甚至哪怕能够在南边割据,稳定半壁江山,只怕也是会立马就宰了永历帝和废了那做装饰的朝廷。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只是有时互取所需不得不妥协。
朱以海与其它的皇帝相比,区别可能就是他对这些看的比较透,没有半点扭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