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总督(2/5)
伯爵。
一口气封了十几个爵位,可最后一个都能来救命。
福王南京称帝后,对那些手握兵马的武将军头们就更是客气了,一口气又封了诸多爵位,比如黄得功被崇祯封为靖南伯,也加封为靖南侯,甚至灭亡前还再晋为靖国公。
左良玉晋为宁南侯。
连降清的吴三桂,都被弘光加封为蓟国公。
弘光朝虽只短短一年多,但已经封了十一位爵。
爵位虽然越来越滥,但起码现在还是挺值钱的,王之仁这位镇倭总兵官,之前虽两任总兵加挂印,但也没能捞到一个爵位。
据说弘光朝建立后,南京当时还有二十五位历代所封公侯伯的子孙承袭爵位,依然荣享富贵。
不管王之仁是真心拥戴,还只是想立拥立之功,朱以海都对他的表现很满意,他现在名为监国,其实就是自立。
大明如今危亡之际,但皇位依然还是会有人争的,论起继位权,他是远不如桂王的,甚至就算桂王突然死了,也还有朱棣的子子孙孙们都排在他前面。
所以老朱这个自封的监国,现在也需要有朝廷的大臣背书。
王之仁手握兵马,位高权重,资历也不低,正是他需要的。
朱以海当着众人面没有直接接受劝进,只是说了一番诸如要先带大家击退鞑虏,起码也要打回南京,然后在孝陵前拜祭太祖,到时才敢进位称帝云云。
但老朱一进威远堡的大厅里,便马上当众宣布加封王之仁为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拜太子少保。
大明军队理论上都是归五军都督府统管的,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合佥事等统领,只是到了明中后期后,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基本是被兵部侵夺,五军府的职位,大多属于一种阶或衔。
想戚继光和李成梁,就都是官至左都督。
戚继光当年也是加封太子少保,后来还加封少保。
三孤三少的宫保职衔,在明前期很重要,但中后期也沦为了赠官加衔,没有实权,但非常荣耀。
鲁监国小朝廷新立,朱以海也只是任命了一位大学士,另外任命了一个翰林学士一个侍诗学士帮办。
武臣这块,也是只任命了两个总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