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刀(2/5)
却也还坚持摆案焚香。
“···晋于颍浙江按察使代行巡抚事,加右佥都御史!”
诏书由内阁大学士宋之普亲自起草,对于颍的出身和功绩,尤其是忠心都大加褒赞,最后给予了晋级。
由分巡宁绍台道晋升为浙江按察使,并代行巡抚事。
大明制度,朝廷是内阁、六部,地方则是省府县,省是通称,正式全称是承宣布政使司,有三驾马车,分别是布政司、按察司和都司,分管一省的民政、司法、军事等。
虽说到明中后期后,巡抚、总督成为常派,但督抚仍不是正式官职。
在三司和府之间,大明还设立了许多道,道比较特殊,有分守道、分巡道、督粮道、兵备道等各种,但不像省和府州这种较固定的行政区划,而是专一任务的专区。
比如分守道就是布政司派出的下属机构,分巡道则是按察司派出机构,一般也都是巡视地方、监督民政税收钱粮等,兵备道则还负责军务操练粮饷等。
晋身正三品的按察使,这绝对是高升,更何况,鲁监国还给了一个更大的权力,那就是代行巡抚事。
没直接任命为巡抚,但代行巡抚事,实权给了,还加了右佥都御史这样的宪衔,可以更名正言顺的方便管理全省的官员。
于颍接下圣旨,大感欣慰。
潞王不愿做监国,被硬架上监国之位后,仅五天就怕死投降了。
而鲁王却能拒绝鞑虏招降,在这关键之时,临危受命,主动站出来即位监国,并且没有南巡,而是一边积极的亲自去联络浙东的驻军,一面又派人去联络各地军民举事,这种勇气和果决,让这位履历丰富的大臣觉得苍天开眼了。
“殿下说,他很快就会北上来绍,在他来之前,绍兴就全权委托给于公了。”
“殿下是何打算?要召兵来绍与鞑虏交兵,甚至夺回杭州吗?”
陈锡宁来前被耳提面命,他请于颍单独谈话。
“殿下说如今鞑虏势大,兵锋正锐,此时非要说夺回杭州,收复两京有些不切实际。当务之急,是要稳住阵脚,安定人心。眼下天气炎热,鞑虏不耐气候,眼下也并无意大军继续全面南下,所以殿下亲自去各地见驻军将领,招募兵马,也请于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