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糜烂(3/5)
位把总相当于行都司级别,分领沿海诸卫。
不过到了明中期以后,卫所制度就基本上已经崩溃糜烂不堪了。
早年太祖设计的那一套朝廷不用花钱养兵,却有百万大军的卫所制度彻底坏了,卫所军田大多数被军官们侵占,卫所军士们则沦为军官们的佃户,日子苦不堪言,卫所军丁也疏于训练,根本打不了仗。
嘉靖年间,倭乱严重,东南卫所不堪战,朝廷只好如北边一用开始采用募兵。
浙江设立了镇倭总兵官,然后又分设了几路参将,如戚继光就是首任台金严参将,屯兵海门卫城,从台金严三个府下的各卫所,抽调精锐青壮军丁,甚至直接招募矿工、农民为兵。
于是从卫所军,变成了营兵。
戚继光这位参将统领的人马就是协守营兵,跟海门卫等原来卫所兵已经是两个不同体系了。
营兵军官大多来自卫所军官,如戚继光本也是世袭卫所军官,再比如吴凯也是。
吴凯的海门参将,正是戚继光台金严参将的沿袭,只是如今没有之前协守三府那么大地盘防区,只剩下了台州一府,并驻防海门。
他麾下协营三千人马,也是从海门卫等卫所抽调以及招募来的,这些兵既有借调更多是招募的,不是世袭军户而是民籍,是要拿饷银的。
不过这些年来,朝廷到处打仗,又是内地剿匪又是九边御虏,虽屡屡加征,也不够军费开支,东南这些非要害地方就更顾不上了。
养兵费钱,巧妃难为无米之炊。
吴凯原是海门卫的世袭指挥佥事,后来一路做到了台州参将,本事有些,但也不会凭白变出银子来养兵,更何况,这年头武将们都喝兵血,靠这个发财。
卫所军官们剥削军户,营兵武官们则克扣军饷等。
反正从上到下烂透了,甚至这军饷还没发下来,就要一层层的先克扣一遍了,到了下面将领手上,本就没剩下多少。
“可以拉出来打仗的现有有多少兵!”老朱见吴凯越说越小声,不耐烦直接核心要害。
“······”
见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老朱想起明末那糜烂的军队,做了最坏打算,“你台州营三千人马,能打的有三百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