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佣兵(2/5)
大炮架设在明军水师帆船上,让登莱新军火枪手用火鸟专打靠近的清军和马匹,而大炮专打清军营盘和土墙,清军被先后打垮了四次,皇太极都险些丧命。
不过这些新军十分可惜,后来因为缺粮欠饷,新军将领孔有德一怒之下起兵叛乱反明,叛军配备的三百余门仿制西洋大炮,加上刚从葡萄牙教官那学来的操炮瞄放训练,一路上攻城略地,打回了登莱。
而在这个时候,登莱城中的葡萄人教官们,居然十分有职业精神,固守炮位协助明军守城,与学生叛军血战,最后教官们死伤大半,余部被俘。
孔有德最后携带百余门大炮和上万受过葡萄牙人训练的火器新军渡海投奔了清虏,虽然中途被朝鲜派遣的水师拦截,死伤不少,但孔有德还是逃到了满清,并为皇太极带去了重要的火炮仿造和操炮技术,使的清军战斗力跨越了一个重大台阶。
老朱看见这些葡萄牙人有些傲慢,笑了笑,走上前去,掏出自己那两支一直保持随时射击状态的手铳,几乎不用瞄准,抬手就是两铳。
轻烟散去,远处墙上贴着的一张通缉画像头上,正中两弹,这绝对不是碰巧,只能说是枪术精通。
这下马蒂姆也有些意外了。
“监国好枪法。”一边的随军传教士毕方济直接赞叹。
老朱收起枪,走过去抚摸着葡萄牙人带来的火炮,这次庞天寿通过意大利传教士毕方济从澳门招来的这支外籍军团,总共三百佣兵,带来了火炮六门,火枪五百支。
虽然火炮只六门,而且是后装的佛朗机炮,不是那种超重的红夷大炮,但这种炮了还算比较利害。
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在大明被称为佛朗机人,所以被葡萄牙人引进的火炮也被称为佛朗机炮,这是在欧洲流行的一种火炮,来源于鹰炮,能连续开火,弹出如火蛇,也因此被称为速射炮。
这种炮是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由炮管炮腹子炮组成,就是电影大明劫里那种可以换装子炮的火炮,开炮时先把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将子炮装入炮腹,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
因为可以配多个子炮,所以可以迅速更换子炮,连续射击,不过这种炮的缺点是子炮与炮腹间缝隙大,容易造成气体泄漏,所以射程方面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