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结局(2/4)
在最近一两年与父皇的通信中,李世民就隐隐透露出了这个意思。
李丽质甚至觉得,父皇最早产生这个想法,是在册立太子之前。
若不是想要尽早撂挑子,父皇就没必要这么早就册立太子。
毕竟,在更早之前,在他们一次回长安的时候,父皇曾经就立储的问题,征询过秦阳的意见。
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异姓王来说,绝对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当时秦阳给出的建议是,可以秘密立储。
告诉朝臣们,放着立储旨意的地方在哪里,然后,额外再多准备几份圣旨,分别交给几个他信任的大臣保管。
等到真到了那一日,所有圣旨一起拿出来,一对,就知道圣旨是不是真的,秘密所立的继承人是谁了。
但这是在皇子们都很出色,皇帝难以选择的情况的一个办法。
李世民显然已经在那时候下定了决心,要立吴王李恪了。
秦阳其实也知道这一点,但他作为一个异姓王,不好直白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但他给出的这个办法,现在用不上,以后总能用上。
就在那次询问之后,回幽州的路上,秦阳就告诉她,她的父皇,怕是想要再次册立太子了。
而册立的人选,应该就是吴王李恪。
果然,不久之后,太子被册立,册立的人选,就是那时的吴王李恪。
应该就是在那时候,父皇想要禅位了。
可就算是他带着吴王李恪有几年了,但真要撂挑子,也不是立刻就能办到的事。
在此期间,李世民还将自己之前想要办的事,都一一办了。
大唐周边的一些外邦小国,原本态度有些暧昧的,都被李世民找由头“削”了一顿,全都老实了。
而这次他们回来,其实也是为了参加父皇的寿诞,同时,也是来迎接一次“万国来朝”的盛况!
万国来朝,对于一个皇帝来说,绝对算是人生巅峰的场面了。
秦阳跟李丽质估摸着,在万国来朝结束之后,怕就是父皇禅位之时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万国来朝的时候,场景之热闹,让见惯了大场面的秦阳,都有些惊叹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