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理想君王(3/6)
烟儿了。
温体仁一看崇祯那表情,就觉得不妙。
他本来以为钱士升出使这一趟,不回来最好,回来也多半完蛋。
甚至就在昨天,他还准备等钱士升完蛋了,就把小老弟薛国观请进内阁呢。
哪儿知道钱士升一封奏疏,就扭转了皇帝对他的全部印象,甚至还颠倒黑白,把刘承宗在塞外一场大胜,搞得好像大明在塞外打了一场大胜一样。
那关咱啥事啊皇上?那是要夺你皇位的敌人呐!
关键是钱士升若不退反进,他这首辅位置不就危险了?
温体仁心里埋怨,这刘承宗也不行啊,多好的机会,咋没把钱士升弄死呢?
阵斩歹青一万八算啥战场真本事,怒杀大明一次辅才是流贼真英雄!
他甚至都想让薛国观给陕西老家打小报告,告钱士升磨灭刘大元帅的功绩了。
但这会温体仁想啥都没用,他很会揣摩圣意,崇祯是个爱憎格外分明的人,所以也特别好控制。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人能在用人方面左右他的想法。
崇祯的能力短板很多,但其长处在于用人,而且长得离谱。
整个大明,就没有哪个皇帝比崇祯还善于用人的了,就没有任何一个官员,展现才能之后,崇祯不给人家升官、不给人家大用的,天天都在破格用人。
什么朝廷祖制、官场规矩,对崇祯来说像放屁一样。
只要表现出才能和志向,文官可以当总兵,武举可以上科道,就算是条狗,崇祯都能给它在午门挂上看门的编制。
崇祯的问题是急躁、极端、残暴,他能一直把人用到出事、出错、出殡。
提拔的恩赏重得离谱,出错的惩罚也重得离谱。
该骂的他罚,该罚的他关,该关的他杀。
因此温体仁非常清楚,崇祯喜欢一个人、讨厌一个人,都不可忤逆,也不必忤逆。
只需要等这个人犯错就行,那时候他在旁边轻轻点头,一句皇上圣明,认同皇上的处罚,这人就死定了。
也正因如此,温体仁在崇祯身边,一般不会主动提出什么建议,遇上事就一句老臣愚钝,唯望陛下圣裁。
他也不能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