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云停风不息(2/5)
里的地,遭遇虎头寨贼兵的伏击。
他们赶过来,六七千斤商货,都已被贼兵分头运入山中。
马队与同行的商旅一起,总共四十多人,武装护卫还算尽职,第一时间组织人手拖住贼兵,大部分商旅以及马队伙计、管事得以逃到淮源军寨报信,但殿后的十一人都被杀死,没有留一个活口。
当然,贼匪这么做,与其说是灭口,不如说是杀人立威。
与半个月前在玉山驿附近发生的那起劫案一样,逃出来的人里,都有不少认出虎头寨二当家陈子箫的脸。
唐天德、徐武江等人脸色俱是难看,但邓珪要他们献策,却没有应声,徐怀很快就想明白是怎么回事。
不管虎头寨为何突然一改风格,变得如此活跃凶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仅凭巡检司百余兵卒,想深入桐柏山北岭深处去清剿这股顽寇,都未必够塞牙缝的。
正常说来,贼兵顽劣,巡检司无力进剿,理应请州县出兵;州县无能,则要上奏朝廷,以便调动驻泊禁军剿灭大寇。
这是官府应该承担的责任。
问题是,县刀弓手以及州兵马都监司所辖的厢军(州兵)以及诸巡检寨兵,战斗力到底有多强,唐天德、徐武江他们心里都是很清楚的。
要是在地势平易的平原地区,装备要更精良一些的州兵、县刀弓手以及从其他巡检寨调来土兵,或许能仗着人多势众围剿贼兵。
然而,需要深入险僻之地,这些兵马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在淮源巡检司迫于形势招募土兵之前,都不知道检验过多少次。
结果不要说厢兵了,驻泊禁军都不堪用,滋扰地方不说,更有甚者还杀良冒功。
唯今之计,就是召集大姓族长商议,将大姓掌握的、训练有素的庄客庄丁这些乡兵聚集起来,一起进剿虎头岭。
但唐天德、徐武江怎么会主动提及这事?
邓珪自己是聪明的,他大可以直接派人去请徐氏家主徐武富以及唐氏家主唐慧德等人到巡检司来商议;邓珪报知知县程伦英,由程伦英出面召议此事,也许更合适一些。
这些父母官平时高高在上,有什么事都呼来喝去,现在遇到事,地方上即便愿意出力,但不拿捏一下姿态,难道还能指望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