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7/13)
一家住在三楼,茂林一家住在二楼。婉婷生了双胞胎,一家四口住在中间,左边是她爸妈外公外婆,右边是海浪是跟王寡妇和他奶三个人一起住的。
不过海浪自己也有一家店铺。
他跟他哥嫂爱好不一样,主要是卖小件儿的电器的,收音机录音机,磁带什么的,还有一些港岛那边过来的明星画。别看他这店只有一间,收入也不小。
同时,他也在他们小区的一楼买了两间房,打通了开了一家小铺子,他妈王寡妇和他奶一起照看,俩老人也同时照看了海风和婉婷的一对龙凤胎。
也好在,小区内的客流量不算大,完全不影响照看孩子。
稍微大一点,就可以送到托儿所了。
海风海浪哥俩儿很好,但是哥俩儿越好,越是不会把生意搅合在一起,亲兄弟明算账,总是好过以后大家为了钱为难。所以自从海风结婚,他们兄弟俩就各自单干了。
海浪也有个帮手,是他们村里出来的,要说起来,其实还是个熟人,这就是当年傻乎乎给他们指点了鱼塘的光头。他比海浪大一点,早早就不念书开始下地了,后来改革开放出来做力工。
海浪是在鹏城遇见他的,他过的挺艰苦的,一来二去熟悉起来。他就跟着海浪来省城了。与其在工地搬砖,自然还是在海浪这边更好,海浪也不亏待人,小光头也是个实诚人,俩人挺处得来。
几年的功夫明明很短,但是每个人都有变化。
像是许桃桃的这些小伙伴,基本都算是过的很好的。在这个万元户还很稀罕的年代,他们可以说各个都有六位数的身价。说到底也是这个时代能够造就人,只要大胆一点,可能就会走出一片天。也许不至于做成什么巨富首富的,但是有钱那是一定得了。
而这几个也都是打小儿就踏实的,也能听进去别人的建议,自然不会过得差。
当然,他们过得好,村里人也未见得过得不好。
像是大房的真真,她就在县里开了一家服装店,当时开店的时候是纠结了无数次,再三下定决心的。可是开了之后才知道,这是真的赚钱。
一年的功夫,她就直接买了铺子,现在已经买了两间铺子了。
她没读过很多书,也不像旁人懂的那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