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采访(4/5)
组长去资州,拜访野战三师师长段利锋。
因为随行还带着三车供电单元配件,段利锋亲自赶到磐石镇迎接。
资州位于蜀都到汉安的中心节点之上,在天网地址分段中,北以简州荒镇为分野,南以磐石荒镇为分野,是如今龙泉山脉东面第一大城,残余人类两百万。
大同社会的时候,这里的农业、食品加工业、农机工业非常发达,曾经是盆地重要的粮食基地。
但是在大自然的反扑中,农业城市受到的摧残是最厉害的,主要是因为田野里滋生了大量变异动植物,以及相对分散的人口分布,让人类在斗争中处于绝对的下风。
大变故之后,直到大同十年,警备军新成立的野战三师才打通龙泉荒镇通道,到资州驻扎了下来。
野战三师上下抱着背山决死的勇气,和盘踞在资州的旧式军阀展开了残酷的战斗,彻底铲除了当地大大小小的武装势力。
直到那以后,资州才算是真正的安定下来。
道路两侧都是丰收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将稻株都压得低伏了下来。
无数自动收割车在水被放干,有晒硬了地面的稻田里收割。
段利锋一边驾车一边介绍:“每年到这个月份,就是资州最麻烦的时候,粮食必须抓紧收割入库,否则会引来超级大麻烦。”
“什么样的超级大麻烦?”
“鸟灾和鼠灾。大量的飞鸟和田鼠会聚集到这里,然后引发兽潮。”
“资州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大兽潮,野战三师的战绩,五成都是在两次资州保卫战中创下的。”
唐宁在聚居地发展史短片上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段利锋在资州如此一言九鼎,就是他两次成功保卫了资州,保卫了两百多万人的生命。
“我不是抱怨什么啊唐老弟。”段利锋说道:“这些粮食靠摊晒是绝对来不及的,只能通过烘干入库,因此每到八九月份,就是我资州的用电高峰。”
“既要完成防守任务,军用设施必须全体充能待命;又要投入大量车辆抢收;还要烘干,入库。这些年资州没出事儿,那是运气,照这样持续下去,迟早要完!”
“我给资州定下的底线,是粮食自足必须保证两百万人五年储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