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天子的难处(2/3)
道,民愤四起。
减轻江南重赋这项提议,最初是由翰林侍讲方孝孺提出,瞬间赢得了齐泰等人的一致认可,朱标对此也能够理解。
毕竟,方孝孺、齐泰等人都是南人,若说没有私心,朱标是不信的。
但朱标更相信他们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家国大义。
江南重赋,重在官田,巨额逋负也在于官田重赋。
因此想要减免江南重赋便需要从官田下手,但是怎么个做法能够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认可,政策得以能够顺利执行?
毕竟减免了江南赋税,朝廷税收自然会大大减少,那些个朝臣的既得利益就会减少,他们会老老实实地推行这新政吗?
这是天子朱标目前不得不考虑的一大问题。
眼下除了这个让他忧心忡忡的难题之外,还有一个让他这位天子寝食难安的困境————勋贵武官!
日前天子下诏,命蓝玉班师回朝,但并未言明如何封赏,岂料这厮竟敢抗命不遵,假借暹罗战事未定拒绝回师,始终驻军在中南半岛!
一想到这儿,朱标的脸色瞬间阴沉到了极点。
两封诏命分别送至征西大军与征南大军,傅友德当即班师回朝,毫无怨言地接受了低额封赏,而后在京颐养天年,蓝玉却是拒不受命,依旧统兵在外,这二者对比之下很难不令人心生怒火。
二十万大军孤悬在外,再加上蓝玉这位大将军在军中的威望,若是他当真生出了异心,拥兵自重,甚至裂土封疆,那大明江山可就真会受到动荡。
朱标也不是不想给予蓝玉封赏,毕竟他率军在南疆艰苦鏖战了五年,一举踏破了五国疆土,将整个中南半岛东部地区悉数纳入大明版图,可谓是劳苦功高。
但正因为蓝玉的功绩太过耀眼了,以致于朱标不知该如何封赏这位征南大将军!
晋升公爵吗?
大明立国至今,仅存的公爵还有七位:黔国公沐英、颍国公傅友德、蕲国公康铎、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申国公邓镇。
李景隆、徐辉祖、邓镇三人暂且不提,他们均是因父功而得以袭爵,而沐英已经重病缠身,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不足为虑。
余者便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