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有军背嵬,北望汴京(2/3)
难以掩饰。
“只是没想到,那柳弘业竟是当年岳家军中人。手中更是传承着背嵬军之秘。若本将手握背嵬,那便可北望八百里汴京,名传千古!”
……
占地几十亩的作坊,在大笔银钱花出去之后,很快便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兴建起来。
而后,沈明与尧掌柜二人,分批招募了人手之后,便悄然开工了。
时隔半月后,第一批仙露在临安现世。具体情况如何,沈堂自是不知,不过,仅仅第一批二十瓶,竟是分得了足足三千两银钱,便足以让沈堂瞠目。
这也就意味着,每一瓶仙露的价格,都在三百两之上!这等价格,也就是在这富饶的大宋,否则,定然是无法出现的。
微微摇了摇头,对于沈堂来说,这些银钱已经足够,如今,他所缺少的,乃是力量。
至于该如何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力量,沈堂思索数日却依旧无果。
别看他和程玉虎两人可以轻易的收拾十几二十个泼皮,但如果面对逐日军那样的军人,哪怕有一伍人,也足以给他们造成麻烦,若是有一什人,哪怕早作准备并拼死一战,最多也只能是两败俱伤。
按理说,宋朝并不禁止百姓拥有弓箭、刀矛之类的兵刃。甚至,山阴便有兵器铺子,可供人选用。只是,想要培养一批人的战力和忠诚性,同样需要极长时间,并非是旬日便可。
除此之外,宋虽不禁刀兵,可如果他在这山阴汇聚十人,说不得便会先被官府定为一方强人缉拿。毕竟,这里乃是安静繁华的江南,并非是刀兵四起的北境。
思虑良久,沈堂决定,这件事情需从两方面着手。第一,自己汇聚力量虽然麻烦,却是必不可少。无需人数太多,仅需有十几二十名健卒之力,在关键时刻,便可起大用。
其二,则是需要加强他与山阴县令魏询之间的关系,甚至,达成一定的利益结合。如此,使得他在关键的时刻站在自己一方,并给与帮助。
山阴县乃是大县,县令之下三班足有近百,再加上每个正式捕役下都有着名快手,也就是说,县令手下掌控的人足有数百名之多。
如此一来,除非一军光明正大前来缉拿,否则山阴县令足以罩得住自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