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画工还欠费工夫(7/14)
士,既是元丰嘉祐各取一字,建元元祐。
那么作为嘉祐时的翰林学士,冯京代表的就是嘉祐时的风气。
“元祐元祐.”冯京望向车外风雪,仿佛看见四十年前汴京琼林宴上的灯火,仁宗皇帝的知遇之恩,以及嘉祐朝时君臣上下融洽,其乐融融。
“元祐是取元丰之进取,嘉祐之和气……这才是章度之要老夫回朝的用意。”
蔡渭道:“老泰山,真要接受章三之请吗?”
冯京道:“章度之话都说得这份上,文潞公也会去的。”
蔡渭道:“潞公与侍中交情非浅啊,且不说两家有姻亲,这些年章越在西北拓边,文家拿着真金白银趁着低价从番人手中收购,置办下不知多少田土,仅熙州一地的棉田就有三分之一是他文彦博家里的。”
冯京看了蔡渭一眼,虽说自己没有去西北买田的。
但吴家,吕家,韩家,章家,自己的岳父家富家哪个在西北没有大肆购并产业。
蔡渭道:“元祐之道,如何继续元丰之开边国策,又不重蹈永乐城之失,还在辽国虎视眈眈下,对党项用兵,还要不使民生疾苦,使朝堂上重回嘉祐风气。”
“我只能说章侍中有些异想天开了,仅这两党分歧,要消弭党争就是痴人说梦!”
“从古至今党争之事,只有一方被彻底打倒,否则就是不死不休之局。他章三凭什么?”
冯京道:“你说消弭党争是痴人说梦。但章度之敢用'照陵学士'四字相召,便是看准了老夫放不下嘉祐年间的君臣相得。”
“我见一见侍中再说。”
……
章越重回都堂。
以侍中兼尚书左仆射拜相,自从蔡确、章惇、韩缜先后罢去,司马光卧疾在府。
章越总摄宰相事,吕公著虽辅之,但人望功绩都不如章越。
不过章越都堂后,一改旧事,原先是宰执们每三五日一聚都堂。堂吏们抱着文书将诸厅各司禀告,蔡确在朝时,一贯是他得之专决,同列难争之。
司马光曾建议蔡确在都堂会议时,让每一事由宰执们各抒己见,不过蔡确对司马光不作理会。
而章越秉政之后大改其议。
冯京抵达都堂后,听说堂吏言语,章越将三五日一聚都堂,改为一日一议大为讶异。
他素来知道章越勤于政事,这一日一议的制度,也只有他方能身体力行。
冯京抵至都堂后,本是要在廊下等候宰执聚议之后再入内。
“当世!”
却见一身紫袍章越未戴幞头,雪落在肩头也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