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画工还欠费工夫(6/14)
文彦博续上新茶。
文及甫道:“侍中要团结两党的大臣们,使之上下一心。”
“而侍中恰恰当今朝堂之上,唯一有这等威望之人。”
“这也是先帝方以托孤顾命之意。”
文彦博笑道:“先帝之托孤,非为守成,实为开拓。”
“蔡持正余党煽动作乱,侍中隔岸观火,韩师仆推波助澜,最后逼迫太皇太后将大权交出。侍中势大难免以臣权迫皇权,除非侍中有朝一日黄袍加身,否则就是取祸之道,甚至史书说侍中一句大奸似忠也不为过。所以侍中要我与冯当世,王介甫回朝,同他搭台唱戏。”
“王介甫肯定不会去,所以只有老夫与冯当世勉强在资历和人望上,与他分庭抗争。”
文及甫与十五娘恍然。暖阁内霎时静了下来,炭火噼啪声格外清晰。
“章度之权来自何处?”文彦博问道,“并非是他今日的侍中之职?两分来自西北战功,三分源于先帝遗命,还有五分来自元丰为政的天下官民间的口碑。这才是他真正的底气。”
“这二者老夫与冯当世资历虽深,但都远不如他章三。但这朝堂啊,总要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
……
接到敕命后,冯京是第一个抵京的。
冯京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河阳,所以接到圣旨后抵达得最快。
冯京与蔡确是儿女亲家,这一次蔡确余党叛乱,冯京坐镇河阳府,却迟迟没有应变举动。谁都知道蔡确的儿子蔡渭,冯京的女婿,正托庇于他的帐下。
后来太皇太后让出权柄,皇太后召冯京为平章军国重事,令冯京放下担忧的心思。
从三元及第,再到成为富弼的女婿,冯京何尝不愿在政治上有所抱负。
到了熙宁执政,一开始与王安石不和,到了后来又被吕惠卿所罢,到了章越为宰相,二人面上不和倒是心和,到了蔡确执相位时,冯京再度被罢出外。
马车外北风呼啸,卷着碎雪扑打在车帘上。
“老泰山,不是枢密使,而是平章军国重事!”蔡渭有些不平的道,“章三这是要架空你,让你有名无实。”
冯京放下诏书,缓缓抬眸道:“侍中的意思已很明白了,要参用两党,收拾人心,消弭党争。”
“真正的元祐元祐,便是元丰和嘉祐各取一字。诏书上所写‘昔照陵的学士,独卿一人存’,触动老夫心思,侍中真懂得攻心之道。”
蔡渭闻言一怔,忽见岳父眼角泛起微光。
蔡渭心道,自己岳父是仁宗时仅存的翰林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