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荀姚谒见陶恭祖 江湖豪气陈元龙(4/8)
这样,诸郡国的长吏其实也是这样。
明面上看,现在旗帜鲜明反对陶谦的只有彭城相薛礼,那么其余几个郡国,比如东海、琅琊的郡守是不是就是真心实意地支持陶谦?并不见得。能做到郡守国相这个位置的,没几个软弱之人,怎么都说二千石的大吏,要单论品秩,他们比陶谦这个六百石的刺史可都要高得多,怎么会没有几分脾气,心甘情愿地听从陶谦的调度?之所以听从者,不得已也,只是因为不得不依赖他来安定徐州的局面,抵御青州、兖州的黄巾,如此而已。
再从郡国长吏说回到本地士人的身上,如张昭等人,虽然坚决不肯接受他的征辟,不肯配合他的施政,可却也没有人出来公开地抨击、反对他,所因者,亦是和东海、琅琊等郡国的长吏一样,也是不得不依赖他来抵御州外的黄巾,所以,尽管不满、不服,却也都默认了他在徐州的强权地位。
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徐州地界上不服他陶谦的人其实很多,并不是只有一个彭城相薛礼,之所以这些不服他的人没有出来公开地反对他,更没有跑去和薛礼搅到一块儿,只是因为他的能力比薛礼强,而这些人需要他的能力,以此来安定州郡。
可现在倒好,来了个荀贞,要是荀贞和薛礼一样,都只是中人之才,也就罢了,偏偏荀贞各方面的实力还都很强,和他陶谦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他陶谦还要强上一些,那么荀贞这个“下马威”一使出来,他要是没有什么反应,那么那些口服心不服的郡国守相、那些不服不满他的本州士人会不会因此而就把荀贞看成是一个“可以代替陶谦”的人选?进而俱皆“团结”到荀贞周围,共同来对抗他?要真是发生了这种情况,陶谦可真是要焦头烂额了。
收拾荀贞吧?不好下手。
不收拾荀贞吧?威望可能会受损,可能会因此而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严重的后果。
陶谦左右为难。
也正因此,在知道那个州吏被杀,荀贞还派人把那个州吏的首级送给笮融后,陶谦一直没有做出什么反应,即使是在笮融专门派人来请示过他,问他该怎么办时,他也没有回答。
从某种程度而言之,陶谦现在是在等荀贞的“态度”,他要看看荀贞接下来的“态度”,荀贞接下来的“态度”如果能让他觉得过得去,那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