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关张各有惆怅情(3/6)
边,有的跟在关羽、张飞左右,张飞送走了蔡迁,把跟在自家身边的少年们召集过来,正在吩咐他们监视李琼以及李琼的四百旧部时,刘备的信到了。
送信之人也是一个涿郡少年,与张飞是老相识了,张飞与他相见甚是欢喜,展开刘备的信看罢,只见信上没有太多言语,然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刘备对他的深深想念和深深关心,欢喜遂顿转惆怅,把信放在案上,按剑行至门口,远望武安县的方向,叹道:“不觉与兄长分离已有数月,‘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张飞收到刘备信的次日,关羽率兵巡弋归营。
相比驻扎营中,巡弋城外是件苦差事,尤其如今天气寒冷,常在城外野宿会有损战力,为了时刻保存巡逻部队的战斗力,许仲、荀成规定:凡出营巡逻之部队,每十日一换。
关羽是头一个率部巡逻的,够了十日,可以回来了,接替他出巡的是高甲、高丙兄弟。
关羽、张飞俱是万人敌,“虎熊之将”,早在荀贞从皇甫嵩征讨冀州黄巾时,许仲、荀成、辛瑷等人对关、张之勇就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张飞在义从军中的时间稍少,关羽这些月一直在义从军中,许仲、荀成、辛瑷等人对他的武勇更为了解了,荀成私下里评价说:“颍川诸子,以阿邓最为武猛,然较之云长,阿邓若有不及。”如论步战,刘邓也许还能与关羽相抗,但如论骑战,刘邓确实不如关羽甚多。无论怎么说,关羽到底是这个时代最耀眼的猛将之一。
荀成受了荀贞的提醒,已明白了义从将士是荀贞在魏郡的立足之本,对营中诸人一改之前的“轻视”,开始学习荀贞的接人待物之态度,既知关羽之勇,当关羽归营时,他亲出外相迎。
要说荀成对“武夫”们本是“轻视”的态度,远不及荀贞的“礼贤下士”,但是说来也怪,关羽对荀贞的第一印象不好,对荀成的印象却还不错。
这大概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荀成虽然“轻视”“武夫”,但平时并没有表现出来,这份“轻视”只是存於内在的,如关羽这样和他并不是很亲近的人是感觉不到他的这份“轻视”的。
再一个是荀成比荀贞多点“人味”,换而言之,和荀贞相比,荀成虽也出身士族,但更像个活生生的人。
荀贞知道未来,“心存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