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无中生有兵家计(4/5)
点转到李鹄身上去了,可以避免掉被赵然趁机攻击的麻烦,此是好处之二。
最关键的是,把李骧被刺这件事栽赃到李鹄的头上,说出去,虽然会令人吃惊,但细想之下,却也不会使人怀疑。
李骧是荀贞的亲信,李鹄是赵然的亲信,荀贞和赵然有激烈的矛盾,李鹄派人去收买李骧,因为收买不成,害怕被荀贞知晓,所以威胁李骧,最后干脆杀了他,这是完全说得通的。
在这整件事里,只要把一个关键点掌握住、办好,就能把此事办成铁案。
这个关键点不是李鹄,也不是李骧,而是李鹄派去见李骧的那个佐吏。
这个佐吏早在荀成派人去刺杀李骧的前一晚,就已被程嘉带人秘密抓捕,——之所以这么早抓捕他,却是为了配合“李骧被刺死”的时间,这个佐吏在邺县,李骧在繁阳,不在一个县,如果不把这个佐吏提早抓住,他是会有不在场证据的。
说实话,荀贞在此之前本还有两个担忧,一个是栾固,一个霍衡。
虽然他在程嘉面前表现得很自信,说栾固、霍衡必不会违抗他的命令,但栾固、霍衡毕竟投到他手下的时间尚短,尽管说根据平时的判断,这两个人和陈仪、尚正一样都痛恨阉宦及其家族,可李鹄到底是郡丞,六百石的朝廷命卿,用李鹄的话说“位比朝中下大夫”,品秩、地位远高於栾固、霍衡,乃是“一郡之副”,栾固敢不敢去抓捕他,霍衡敢不敢审他,这都是说不好的。
得了尚正、何仪的回令,听到栾固没有丝毫的犹豫即接受了自己的檄令,荀贞暗中松了口气。
只要栾固肯接令,霍衡那边就好说了,哪怕霍衡不肯接令,荀贞也可以从郡决曹里边再选别人去审李鹄,或者索性亲自审问李鹄。
为了防备栾固不肯接令,他本来还安排了一个后手,那就是由邺县令带人配合典韦去捕拿李鹄,现如今既然栾固接令了,也就不必再派邺县令和典韦去了。
他望了会儿堂外,转回目光,问程嘉:“那个‘行刺’李骧的佐吏,你可安排好了么?”
“君侯请放心,万无一失。”
“噢?”
“我门下有两个门客极擅讯问、拷掠,至多到中午,必定能得到这个佐吏的口供。”
“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