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兵者政之辅,政者兵之基(上)(4/6)
过,荀贞而今的心态已与往日不同,却是不屑行此刺杀的伎俩了。
武安的守官定为刘备、简雍、高素,繁阳的守长,荀贞选择了宣康。
他笑对宣康说道:“叔业,可愿为我守繁阳?”
宣康比刘备还惊喜,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明公欲任康为守繁阳长?”
“公达适才说,当选一干练知兵之吏为守繁阳长,我想来想去,也只有是你了。”
虽知荀贞这是调笑之词,却丝毫无损宣康的欢喜之情,他连忙出席下拜,大声应诺。
从荀贞为颍川北部督邮时起,宣康就长随荀贞左右,他与荀贞的关系与其说是荀贞的故吏、旧人,不是说是荀贞的弟子,每有兵事或其它大事,荀总会叫他参与机密,现而今,“干练知兵”四字,他确实也是称得上的,也到了该把他外放出去、独当一面、历练一番的时候了。
不过,他毕竟年轻,也没有担任过什么特别重要的职务,却需得给他配上两个靠得住的副手。荀贞对他说道:“我意以李骧为守繁阳丞,以陈午为守繁阳尉,卿以为如何?”
此次生擒於毒的功臣有七人,分别是程嘉、刘邓、关羽、张飞、赵云、李骧、陈午。
程嘉的功劳最大,但根据观察,荀贞认为他这个人是谋士之才,不适合执政治民,因而打算把他留在身边,填补宣康的位置。刘邓是义从军中的重要军校,离不开他,不能外派。关羽性倨傲,按其在荀贞麾下的资历不足以为一县之令长,可如果用他为丞尉,恐怕他又会和上司不和,故此荀贞也不打算把他外派,准备用他顶替高素在义从中的位置。赵云投荀贞未久,资历太浅,年纪也轻,尚未加冠,暂时也无法委以重任,荀贞打算升用他来当典韦的副手。
除去此四人,还有三人,这三人中张飞已去了内黄当守尉,剩下就只有李骧、陈午还没有论功行赏。李骧知书,陈午稳重,由他两人去任繁阳的守丞、守尉甚是合适。
宣康自无不愿之理,连声应好。
荀贞叮嘱他说道:“骧虽降将,午虽不识书,然此二人皆可堪用者,卿万不可轻视他两人!到任之后,对他二人当多多礼重,遇事不能决,可召他两人问之。”
“诺。”
“繁阳,就委於卿了!”
宣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