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3/5)
坏消息不少,好消息也有,——如果杨凤自立门户、不奉张飞燕旗帜也算好消息的话。
时入五月,麦收时节,总算来了两个真正的好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是今年的收成不错。
第二个好消息是张飞燕遣雷公和另一渠帅孙轻带兵八千,出真定,西北上杀入中山郡,先取毋极、再夺新市,兵锋北进,直指上曲阳,却是与杨凤抢起了地盘。
这第二个好消息让荀贞和刘衡都松了一口气。
在此之前,刘衡一直担忧张飞燕或魏郡的於毒会进攻赵郡,荀贞也有此担忧,并为此加强了赵郡北边柏人、中丘两县的防御,把李骧、文聘派去了此两县,协助陈褒布防。
张飞燕不攻赵郡,反击中山,与杨凤内讧,看似是昏了头,实际上却是他的聪明之处。
原因有二:首先,他造反不是为了争天下,而是为了求招安,这样一来,他就没有必要和荀贞硬拼,耗损实力,——荀贞不想和他硬拼,他同样也不想和荀贞这个威名赫赫的“乳虎”硬拼;其次,为了能在以后的请降中得到最大的利益,他必须要确保黑山军只有他这一个“主帅”,所以,他不能坐视杨凤自立山头,他必须要通过打击杨凤来加强他“主帅”的威严。
当然,除了这两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自他打下元氏、几乎攻占了常山全郡之后,他在黑山诸部贼兵中的声望一时无二,前来投奔他的各路贼寇越来越多,短短一个月,他帐下的人马已从三四万人滚雪球似的扩充到了十余万人,尽管这十余万人中妇孺老弱占了近半,称得上精兵的只有步卒万余人、骑千许,可只靠常山一郡却也养不起这么多人了,他也必须得向外扩张了。
张飞燕兵多有谋,杨凤不是他的对手,守战十余日,先是下曲阳被雷公、孙轻攻克,接着望都又被包围,眼看张飞燕就要大获全胜了,杨凤在这个时候干了一件让荀贞惊笑、令张飞燕懊恼的事:他遣使去洛阳,向汉室请降了。
西北的北宫伯玉、李文侯、宋杨之乱愈演愈烈,三辅受侵,冀州贼寇蜂起,京畿不宁,洛阳朝廷正焦头烂额,收到杨凤的请降上表,可以说是喜出望外,很快就做出了回应:接受杨凤的请降,遣使拜杨凤为黑山校尉,使领诸山贼,得举孝廉、计吏。
黑山校尉,这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