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4/5)
你以为呢?”
“先帝时,‘五侯’除外戚梁冀,本朝故大将军窦武又谋诛诸宦,宦者与外戚缘何不能并立?无它,‘权’只一个。宦官当道,外戚无权;外戚主政,宦官无权。大将军虽出身寒微,然现既为大将军,又新破黄巾,声威大振,岂会无争权之意?袁本初必能说服他。”
荀攸细思慎想,对此事却终究不是那么乐观,说道:“志才所言固是,可诸中常侍居深宫之内,与天子朝夕相伴,深得天子信赖,袁本初纵能说服大将军,要想尽诛他们却也不易,故大将军窦武得天下士子厚望,有诸多重臣、名士相助,可最终不却也失败了么?除非……。”
“除非怎样?”
荀攸摇了摇头,却不肯说了。
窦武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窦融的玄孙,其女是先帝的皇后、本朝的太后,他本人久有盛名,位居党人的“三君”之首,无论是出身、家世、名望,都远胜何进,而且他与陈蕃等谋诛宦官的时候是在当今天子初即位不久时,宦官的权势还比不上今日,可最终因为事泄,更主要的是因为京都的戍卫军“素畏服中官”,也就是说京都的戍卫部队多被宦官控制而事败身死。
何进要想成功,确是非常不易,要想通过正常的手段来取得成功更是不易。
荀攸的话虽没说完,荀贞、戏志才却均知他想说些什么:“除非采用非常之手段”。
何为非常之手段?即是:在宦官们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兵变,入宫诛之。
何进有这个魄力么?荀攸对此存疑。
荀贞暗叹一声,心道:“如果何进有这个魄力,那么四年后的那场政变也不会变的那么血腥。”只是这话却不能对荀攸、戏志才说。
戏志才问道:“除了这些,还说什么了?”
“何公叫我多与皇甫将军书信来往。”
黄巾之灭,皇甫嵩独占八成功劳,他现是左车骑将军,在帝中的地位仅次何进,而名望实远高过之,又是掌有实权的冀州牧,举足轻重,如能得到他的支持,那么诛除宦官这事儿就能多点把握。
“还有别的么?”
“并询问了下赵郡西边的贼情,以及我等先后击破左须、黄髯的经过,他说会把这些转告给司空张公的,还暗示我可在击贼上多下些功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