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搜山千骑入深幽(四十)(5/8)
独剩下的这最后一个,苦战了几乎一天了,仍然不能克之。宣康望而生叹,说道:“山道险阻,这山地之战与平原之战迥然不同啊!”
久攻不下,此中固有山地战与平原战不同的原因,却也不能排除“人”这个主要因素。
荀贞遥望山腰上黄髯的军旗,说道:“今早入山前,叔至带人生擒了一个黄髯的斥候,百般拷掠,问其贼情,这个斥候却不肯吐出半字;攻山至今,我部伤亡甚众,贼兵伤亡众,而观贼之士气却似乎并没有因此受挫多少,……,这个黄髯颇能得众啊。”
宣康连连点头,说道:“是啊,不止能得众,此贼亦颇有勇力,前与刘邓格斗,他居然能全身而退,难得少见。”
黄髯前与刘邓格斗,虽然是占了地利的便宜,刘邓是仰攻,又被绊了一下,但以刘邓之勇,这黄髯能不死而退,却也说明他是一个有些勇力的人。
荀攸也很赞同荀贞的话,说道:“黄髯前与刘邓格斗时,我见他形貌,美须髯,仪表堂堂。既有容貌,又颇勇武,且能得众,这样的人物便是放在郡县里也是不多见的,奈何从贼!”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一个人若是有个好的相貌,首先就给人一个好的印象。
黄髯之所以能够得众,能够得到部众的拥戴,一方面是因为他早年在乡中时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一方面却也是和他的相貌有关的,也是因为他相貌堂堂、引人喜爱。
因其美须髯,加上他本身的能力,连荀攸这个敌方的人也都不由发出了“奈何从贼”的惋惜。
荀贞抬头,望了望天sè,说道:“天暗了,陈午、叔至应该已开始攀山了吧。”
……后山。
陈到率二百勇敢之士列在山下,齐仰首望向山壁。
晦暗的暮sè下,陡峭滑湿的山壁上,陈午等三十一人正在赤足挥戈,凿洞攀援。
陈午的位置在最前,他两脚踩在方才凿出的洞上,左手抠着山体的缝隙,右手握着矛头,侧身向着与腰并齐的右边壁上一处猛击。
他敲击的地方是预先选好的,较之别的地方,这里略微凹陷,有条不大的缝隙,能够较为轻松地开凿出一个小洞里。随着他的敲击,小石块不断落下,小洞渐渐成型。
待这小洞能容入一个手指或脚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